豫园老街是上海景点,宛如镶嵌于豫园商城中的一朵异花奇葩,一条绚丽彩带。位于豫园商城北端,南连闻名遐尔的江南名园“豫园”,北与万商云集的福佑路小商品市场相衔,全长百余米,集聚了三十余家极富中国民族风情的特色商铺,涵盖了居家用品、工艺礼品、喜庆用品和传统特色商品四大板块。
豫园老街简介
豫园老街集中荟萃了上海老城隍庙地区的传统特色商品,充分反映了“名、特、优、精”的经营特色:既有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中华老字号(如王大隆、丽云阁等),也有全国绝无仅有、独一无二的特色专业户(如筷子店、手杖店等)。万余种传统商品汇集一市,数十家特色商店同处一街,每逢庙会假日,芸芸众生,扶老携幼,熙熙攘攘,摩肩接踵,一幅“吃、玩、带”的民俗画,一派“国泰民安”的好风景,尽收眼底。
豫园老街历史
豫园老街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筑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907年),原名为豫园路,因与明代上海豫园而得名。北起福佑路,可与福民街相邻。其入口处,西邻小世界游乐城, 即今有“小白楼 之称的商城小世界会所;东与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的豫园为邻。小世界建于上世纪2 0年代,形成了一条南北向的新豫园路,长约5 0米。由于东面已经有一条豫园路,故将新的豫园路命名为豫园新路,原来的豫园路便称为豫园老路。这就是豫园老街路名之由来。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富丽堂皇的仿古建筑群和古色古香的豫园园林建筑相得益彰。当时的豫园路一带,曾经繁华一时,后来随着清朝的没落,洋人的入侵, 内战的频发,这里也就逐渐衰败。直到解放以后,经过整顿,恢复生机。尤其是JJ、商品经营较有特色。后来, 随着一场史无前例运动的冲击,这里的不少经营特色被当作“封、资、修” 受批判, 又开始出现了萧条的景象,譬如, 丽云阁扇庄只能卖蒲扇,美其名日是为工农兵服务 。改革开放以后豫园商城明确提出要发展特色店铺的经营。豫园老街犹如豫园内的古树,可谓枯木逢春,顿时繁盛起来。
豫园老街美食
绿波廊的特色上海点心,松月楼的素菜包,桂花厅的鸽蛋圆子,松云楼的八宝饭,还有南翔小笼和酒酿圆子,以及九曲桥的湖心亭茶楼等。
老街新貌
由于时间久长,原来历史遗留下来的老的建筑,尽管颇有特色,但是毕竟太陈旧了,不少已经成为“危房”。如今的整个豫园,基本已经来了个彻底翻造,外观古色古香,颇具民族特色,内设电动扶梯,中央空调,环境舒适。而对豫园老街的改造和发展, 豫园商城公司总裁梅红健等领导更是动足了脑筋,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既要“修旧似旧”,注重恢复她原来的经营特色,又要有现代气息,特别是要触入浓郁的中国文化“元素”,便她洋溢着高雅的文化氛围,让中外游客“到此一游,享受 美’的感觉 。
真可谓是在“硬件 中蕴涵了“软件”的因素。在这一要求的指导下,干部、职工齐努力,使大到整条街的布局,小到上百立柱上的“抱柱联” 的修补、装饰,无不透露出文化气息。请看以下的 抱柱联 : 两著尽传五千年华夏文化,一店独领三百里春申风骚。” 深刻反映了小小筷子的中华历史文化底蕴; “并丹利器快刀能剪水,莫干神物霜刃可倚天。” 将王大隆刀剪店描写得出神入化;“日丽风和指点江山行万里,花明柳暗扶持耋老睹三秋。 用夸张的手法描绘出了万里手杖店的青春活力。真是具体落实到每一家小店的“塑造 ,做到 创意新颖,各具特色”,颇费匠心。游客漫步于豫园老街时,仿佛置身于历史的长廊之中,感悟着古代与现代的文化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