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东调
以商丘为中心的一个豫剧支派
豫东调,系以商丘为中心的一个豫剧支派,同山东梆子高调梆子)的关系极为密切。传统剧目基本相同,唱法多由大本腔(真嗓)改以二本腔(假嗓)为主。又称“下路调”或“东路调”。
流行区域
原是以商丘为中心,滥觞于虞(城)、夏(邑)、 太(康)、柘(城)、鹿(邑)、睢(州)、宁(陵)(俗称“外八处”)等 地的一种唱法。是豫剧流布地域最广的一个唱派。
唱腔特征
因在其发展史上流行区区域接近鲁西南,受山东梆子的影响, 其主要特征是以5672 ·3·为腔体的骨干音,亦称“上五音”;以562·765245为旋律线,主音落 5。“二本腔”(假嗓)演唱。女声花腔较多,具明快、俏丽特点,男声则挺 拔、昂奋,原以本嗓“带喊儿”唱出,或称“腔儿”,“河南讴”之名实由此 出。本世纪三十年代以后,渐与豫西调交融,而互相吸收。至八十年代便基本 被以演员为中心的唱腔风格流派所代替了,如“马(金凤)派”“唐(玉成)门”等。
形成渊源
关于豫东调的形成,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开封附近的祥符调传入演变而成, 乾隆年间,住在开封城南朱仙镇北门附近的著名梆子戏艺人蒋扎子,开科授徒。数十年间,蒋门班培训了大量的梆子戏演员。道光年间,黄河在开封一带决口,朱仙镇周围尽成汪洋,蒋门班无法维持下去,便向四方流落、发展。艺人相传至商丘一带的,形成豫东调。
但是上述说法得不到证据的支持,开封附近蒋门何时传入商丘一带,没有文字可考。从朱仙镇《重修明皇宫记》上所记载的清同治年间的70多个班社中,竟然没有一个是商丘地区——豫东调的戏班,不知其中的情由何在?
另一种说法是,山东境内的梆子在乾隆年间流入商丘,受当地民风俗,语言及乡土艺术的影响,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河南高调”——豫剧豫东调。从艺术特点上来说,所有的豫剧流派中,只有豫东调和山东梆子最为接近,剧目多相同,早期也是——红脸和黑脸戏为主。从产生年代上说,山东境内的高调梆子科班最早的高调老班“五福班”。是明朝万历皇帝登基以前由李翰林创办的,至今已有四百年的历史。清代组建巨野大姚班,成立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至今也有200多年的历史了,从地理位置和语言风俗上来讲,商丘一代和鲁西南地区近似度要大于开封地区,山东境内的高调梆子的流入商丘也是很合情合理的。著名的山东梆子科班大兴班、定陶东三义堂及曹县的三义堂班曾在商丘地区演唱多年,在此培养了大量的豫东调演员,豫东调较为有名的演员孙照登、苗喜臣、黄儒秀、赵义庭均为山东籍,且为山东梆科班出身,山东鲁西南境内的高调梆子的流入商丘也是很合情合理的。至于和祥符调的融合,那是以后的事情了。
历史发展
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在商丘市(原朱集)曾先后建立了杨家戏院、大舞台、新华舞台、丹风舞台、大众剧场、光复舞台、双凤舞台等戏剧演出场所,虽然大都比较简陋,但却为豫东调戏班进入城市演出提供了条件,不少豫东调戏班和演员都曾在这些剧场演唱过。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樊粹庭组建狮吼剧团,以陈素真、赵义庭等为首的一大批祥符调、豫东调演员,为支援抗日前线募捐演出。1938年日寇侵入商丘后,有的舞台被日军烧毁
1940年,商丘县有个叫李文彪的人成立了一个大戏班,从开封请来了著名演员吴碧波、李秀玲、侯秀真等,这些演员擅长豫西调与祥符调,与擅长豫东调的演员一起演出,互相取长补短,使豫东调吸收了新的营养,在表现人物性格和感情上增加了表现力,并增补了豫东调原来缺少的音乐形象。从此,豫西调、祥符调和豫东调的结合使原来的豫东调大为丰富,同时也打破了原来“男扮女”的旧模式,女演员陆陆续续地多起来,使艺术表演更加逼真。从这时起,女角色被称为“坤角”。在演出实践中,道情、二夹弦、曲剧、琴书等等一些戏曲唱腔的精华也逐渐被吸收,丰富了豫东调的色彩。“革命样板戏”出现以后,京剧的一些唱腔也开始在豫东调中出现。豫东调与“他山之石”的有机结合使其有了极大的发展。
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豫东调,甚至许多传统古装戏里面的豫东调,已不再是我们所说的传统的、原汁原味的豫东调。它不仅融汇了豫剧其他流派的唱腔,而且在唱腔和伴奏乐器上、甚至演唱方法上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和创新,尤其是女演员的唱腔,有的甚至还运用了现代的、新的发声方法。虽然这种改革与融合使豫剧音乐艺术得到了提高和进一步发展,拥有了一大批豫剧爱好者,传播的地区更加广泛,但同时也丢弃了传统豫东调中的一些原始的艺术精髓。如何在促进豫剧发展的同时,保护好其板桥茅屋的真实形态,这也是多年来豫剧界的老前辈、老艺术家们一直在探讨的问题。
早期科班
府八班
归德府八班衙役所组建的戏班,人称“府八班”,早期知名演员有金豆豆、陈银、周益簪、汪文俊、姜德惠、任德等。清末至民国期间红脸(老生)李五(李存厚)、刘娃(刘芝兰),旦角巩宝、桑殿杰,丑角曹献章等,都著称于豫东。刘芝兰首演《刘墉下南京》(《刘公案》)一剧,生动形象,轰动一时,广为传颂。巩宝、桑殿杰在旦角唱腔上进行革新,首创【二八连板】、【流水连板】等新唱腔,使豫东调更加丰富多彩。常演剧目:《反长安》、《义烈配》、《翠屏山》、《海潮珠》、《寇准背靴》、《秦琼叫门》、《将相和》、《逍遥津》、《过五关》、《古城会》、《铡美案》、《铡赵王》、《刘公案》、《白玉杯》、《凤仪亭》、《访白袍》等。
夏邑三班
夏邑县衙役组建的豫东调戏班,以阵容强大、行当齐全闻名于豫东、鲁西南、淮北一带。清代知名演员有杨道、王神、陈万胜、张建才(张福生)等。其中张建才为红脸(老生)演员,嗓音清亮,表演大方传神,人称“戏状元”。红脸孙照登、唐玉成等拜师门下学艺,成为豫东调的著名红脸。清末至民国期间主要演员有生角演员郭阳、陈希龄(老婆生)、孙照登、陈孝思(艺名新妮),旦角演员有刘群(刘希同)、段玉兰(艺名花公鸡)、苗喜臣(艺名苗娃)、徐振奎(艺名面客)、段景昆(艺名先海),花脸有大员、李金贵、张允中(艺名毛允)、李振乾、刘汉熙等。常演剧目:《闯幽州》、《过五关》、《单刀会》、《宇宙锋》、《卖苗郎》、《泗水王》、《桃花庵》等,深受观众好评,民间至今还流传着“老婆的生,苗娃的旦,孙门的红脸响八县”的民谣。永城龙虎班原是县城“水龙吉庆会”(救火会)的玩会班,后发展为豫东调职业戏班,知名演员有张作林(绰号张二歪)、程恒礼(绰号假丁气)、周扶、李瑞卿(绰号假苗娃)等,在豫东也有一定影响。
虞城刘家班
成立于清光绪年间,著名演员有唐玉成、王彦(燕)山、拌草棍、王福德等,后又有朱勤堂、丁福祥及女演员郭翠琴、刘艳芳等先后搭班。演出的主要剧目:《回西岐》、《地塘板》、《串龙珠》、《白玉杯》、《让成都》等,深受观众欢迎。特别是红脸(老生)唐玉成,用本嗓演唱,苍劲浑厚,又善用偷字、闪板、加衬、叠句等,说唱巧妙结合,悲愤壮烈之情绪浸入肺腑,被誉为“红脸王”。
永城县衙六班
系清光绪年间组建的一个较有影响的豫东调戏班。知名演员先后有生行演员丁允芝、王殿卿、杨东来,旦行万人迷、刘随、高子俊、盖两江、王成、韩风仙,花脸一声雷(广建)、刘克金、孙迎科等,演出主要剧目:《洪昌府》、《破天门》、《卧龙奔丧》、《老河东》、《送女》等剧。1938年日寇入侵后散班。
柘城县大公议班
成立于清光绪年间,为县衙班头所组建,当地群众亦称为“五班”。早期知名演员有生行张尚、金玉、王虎,净行郭林等。20世纪三四十年代男演员先后有杨娃、李良富、王玉龙、刘群、李同新、唐玉成、黄儒秀、葛家彬、武志安,女演员先后有“大脚芳”、花桂荣、王桂荣、刘玉梅、杨秀荣、陈素花等搭班演出。该班曾一度有“五杆旗”之称:大花旗花桂荣,大红旗唐玉成,杏黄旗黄儒秀,雪白旗刘玉梅,小蓝旗陈素花。常演剧目:《鼎盛春秋》(《伍子胥》)、《反五关》、《秦雪梅》、《困荥阳》等,曾在豫东称雄一时,为观众所称道。
十四科
也是清光绪年间组建的。这个科班因为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至民国17年(1928年),共办了14期演员培训班,后人便都习称为“十四科”。在四十多年间,培养了大批豫东调演员,出科后有的到“老八班”、“府八班”等班社搭班演出,还有不少演员到山东、江苏、安徽的豫剧班社演出。如知名演员巩(宫)宝、先海、月喜、银锁、翠明、翠彬等,都曾先后在“十四科”学艺。民国初年宁陵同乐班,也曾著称一时,至今还有“飞罗面的旦,德惠的生,二头的红脸盖东京,另有一个西北风”的民谣在民间传诵。
在清光绪年间至民国期间,除上述一些戏班仍有演唱活动外,新的豫东调班社如雨后春笋,遍及豫东大地,著名者如,夏邑程家班,宁陵火神爷戏班,民权县城北关集戏班,虞城的张家班、周家班、公议班,柘城的小公议班,永城的窦家班,商丘的李文彪戏班等等,有的演唱活动时间较短,有的到解放战争时解散。新中国成立后,这些班社的大部分演员在当地参加了人民政府组建的戏剧团体。
代表人物
有文字可考的早期传统豫东调的主要代表有道光、同治年间的名旦李金昌、名红脸李金姹、郭大兴,明黑脸段德福。民国初年名红脸唐玉成(红脸王)、李存伍(羊羔子红脸)。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后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赵义庭马金凤
红脸——唐玉成
唐玉成,豫剧“红脸王”,豫剧著名红脸泰斗。创立豫剧“唐门”流派艺术,对豫东红脸行当乃至花脸、武生均产生极大影响,后起之秀刘忠河亦受其唱腔启发,得以发展。当今豫东八大红脸王均系其门下传人,对豫剧唐门红脸流派的传播和继承有极大作用。其代表剧目:《刘公案》、《困荥阳》、《回西岐》、《刀劈三关》、《反五关》、《地塘板》、《卧龙奔丧》、《辕门斩子》、《碰碑》、《探山》、《斩黄袍》、《扒墓》、《临潼山》、《晋阳宫》、《反阳河》、《串龙珠》、《玉河关》、《白塔寺》、《困龙床》。
武生——黄儒秀
黄儒秀,豫剧“生中之冠”,豫剧著名小生、武生泰斗。创立豫剧“黄派”流派艺术,对豫剧小生、武生均产生极大影响,与刘(法印)派、王(素君)派并列豫剧三大小生流派。其代表剧目:《反昭关》、《武昭关》、《长坂坡》、《截江救斗》、《黄鹤楼》、《提寇》、《狮子楼》、《拜将台》。
小生——赵义庭
其将山东梆子和传统豫东调融合在一起,独辟蹊径,自成一派。他专攻小生戏,唱做并举、文武兼备。早在上世纪30年代,在老百姓中就流传着“拆了房,卖了砖,要看赵义庭的《南阳关》”的谚语。他的“二本腔” 音色清脆、圆润、柔韧、行腔慷慨、激越。赵义庭早在上世纪30 年代中期就把《南阳关》这个拿手好戏灌成了唱片,也是豫剧小生灌制唱片的第一人,他是豫剧界杰出的名生代表。其代表剧目:《南阳关》、《八郎探母》、《提寇准》、《黄鹤楼》、《奇双会》、《白蛇传》、《伍子胥》、《白水滩》、《凤仪亭》、《凌云志》、《女贞花》。
花脸——李斯忠
李斯忠,豫剧“黑脸王”,豫剧著名净行泰斗。创立豫剧“李派”流派艺术,对豫东净行行当均产生极大影响。当今多位花脸名家均系其门下传人,对豫剧李派花脸流派的传播和继承有极大作用。其代表剧目:铜锤系有《包龙图坐监》、《包青天》、《下陈州》、《二进宫》、《十大告》、《铡赵王》、《陈平打朝》、《乌盆记》、《九头案》;架子系有《白玉杯》等。
旦行——马金凤
中国当代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虽然解放以后她一直在豫西地区演出,被称为“洛阳牡丹”。但她最早学习、主攻的却是豫东调,同时吸收了大量的山东梆子唱腔加以融合。她的演唱,行腔冼练、轻盈明快、俏丽活泼、字多腔少、韵味纯正。其代表剧目:《穆桂英挂帅》、《对花枪》、《反西唐》、《金锁记》、《花打朝》、《杨八姐游春》、《五世请缨》。
代表剧目
老生传统剧目:《摘缨会》、《文昭关》、 《刺王僚》 、《豫让桥》、《赠绨袍》、《桑园会》、《蝴蝶梦》、《敲骨术金》、《鞭打芦花》、《盟中义》、 《渭水河》、《伐子都》 、《大劈棺》、《临潼会》、《湘江会》、《刺庆忌》、《海潮珠》、《哭秦庭》、《刺秦庭》 、《六国封相》 、 《鸿门宴》、《追韩信》、《马陵道》、《失音断琴》、《大郑宫》 、《上天台》、《淮河营》、《曹献剑》、《盗金冠》 、《玉虎坠》 、《劈寒犀》 、《取洛阳》、《两合关》、《万里侯》 (全本《班超》)、《磐河战》、《舌战群儒》 、《让徐州》、《取桂阳》、《芦花荡》、《过巴州》 、《古城会》、《捉潘璋》、《水淹七军》 、《哭灵牌》 、《过五关》 、《八阵图》、《骂王朗》、《铁笼山》、《华容道》 、《渡阴平》 、《单刀会》 、《哭祖庙》、《战长沙》 、《遇马超》、《水淹下邳》、《汉阳院》、《战北原》、《战马超》、《困土山》、《战渭南》 、《战宛城》、《反西凉》、《借赵云》、《金雁桥》、《斩马谡》 、《空城计》、《失街亭》、《姜维推碑》 、《灞陵桥》 、《红逼宫》、《击鼓骂曹》、《胭粉计》 、《七擒孟获》 、《七星灯》、《神亭岭》
旦角传统剧目:《哭商剑》、 《南之梦》 、《哭长城》、《昭君出塞》、《琵琶泪》、《徐母骂曹》、《别皇宫》 、《棋盘山》、《马上缘》 、《平贵回窑》、《大登殿》 、《武家坡》、《望儿楼》 、《三击掌》、《金水桥》、《牧羊卷》、《汾河湾》、《芦花河》
《佘塘关》、《京遇缘》、《双阳公主》、《琼林宴》 、《洪羊洞》、《朱仙镇》、《牧虎关》 、《太君辞朝》、《秦香莲》 、《铡判官》 、《李陵碑》 、《醉打山门》 、《神州擂》 、《活捉三郎》 、《花田错》、《十字坡》 、《乌龙院》 、《鸳鸯楼》、《蜈蚣岭》 、《牛皋扯旨》 、《挑滑车》 、《镇潭州》 、《庆顶珠》、《汤怀自刎》、《枪挑小梁王》、《潞安州》 、《八大锤》
乱石山》、《采石矶》、《战太平》、《奇双会》、《三娘教子》 、《香罗带》、《一捧雪》、《打严嵩》 、《四进士》、《日月图》(《卖画劈门》)、《大保国》、《二进宫》、《闹严府》、《海瑞奏严》、《周仁献嫂》、 《南天门》 、《广泰庄》 、《杨继盛》、《蝴蝶杯》 、《关王庙》 、《白水滩》 、《合凤裙》、《脱龙带》、《铁冠图》 、《通天犀》、《六月雪》 、《玉堂春》、《陈三两》、《九更天》、《法门寺》 、《御林郡》、《杜十娘》
未来寄语
豫东调是豫剧唱腔艺术中的一枝奇葩,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它随着豫剧的发展和传播,也逐渐成为中华戏剧声腔艺术中的一枝奇葩。相信在今后它一定能为戏剧的繁荣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为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起到更大的作用。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06 10:46
目录
概述
流行区域
唱腔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