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东抗日游击第三支队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河南省东部地区的一支抗日武装
豫东抗日游击第三支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河南省东部地区建立的一支抗日武装,1938年7月正式建立。
发展历史
中原形势危急,1938年5月22日,中共中央指示河南省委组织领导群众成立游击部队,准备发动游击战争。 中共杞县中心县委按照省委战略思想和上级指示精神,进一步抓紧组建抗日武装、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等方面的工作。杞县沦陷前的5月31日,正式建立了中共杞县中心县委领导的近百人、六七十条长枪的杞县抗日游击队。
此时,省委决定,派省委组织部部长吴芝圃到豫东地区任豫东特委书记,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吴芝圃到豫东后,召集抗日武装组建较好的杞县、睢县两个中心县委负责人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组建抗日武装、开展敌后游击战等问题。1938年6月,根据省委“尽快把分散的武装集中起来,建立一支较强的武装队伍,开展游击战争”的指示,吴芝圃决定将睢杞两县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拉到杞县南部大郑庄整编。6月10日,经过整编,成立了睢杞抗日游击大队,下辖两个中队,共200多人,在睢杞太边境开展游击战争。
6月中旬,睢杞抗日游击大队在杞县花胡寨村取得战斗胜利,游击队很快发展到500多人。
6月下旬,睢县长岗区反动民团团长张心贞组织400多人,残害百姓,破坏抗日。为集中优势兵力歼灭张心贞部,除睢杞大队外,中共豫东特委又调睢县姜朗山、李寿山和杞县孟海若的抗日武装协同作战。经过激烈战斗,除张心贞率部分人逃跑外,其余全部被歼。
为扩大影响,吴芝圃发动群众,率部由长岗一带向太康县北部进发,青年农民一批批地参加抗日游击队。中共太康县工委组建的抗日武装也奉命编入睢杞大队。至此,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发展到近2000人。
1938年7月初,吴芝圃在傅集镇东南隅召开睢杞太等县的党政军负责人会议,讨论部队整编、健全领导机构和确定今后的任务。会议决定组建豫东抗日游击第三支队。吴芝圃任司令员,孟海若任副司令员,王海山任参谋长,王静敏任政治部主任。下辖3个大队和1个特务中队(警卫连)。全支队1800多人。会议讨论确定了今后的工作方针和任务:进一步扩大部队,增强装备,积极开展游击战争;打击和粉碎日军的“扫荡”和进攻;摧毁伪军、伪组织及伪化顽军;积极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分化瓦解和教育争取土匪武装抗日。
1938年7月初,吴芝圃在傅集镇东南隅召开睢杞太党政军负责人会议,讨论部队整编、健全领导机构和确定今后的任务。会议决定组建豫东抗日游击第三支队。吴芝圃任司令员,孟海若任副司令员,王海山任参谋长,王静敏任政治部主任。下辖3个大队和1个特务中队(警卫连)。全支队1800多人。
彭雪枫组建成一支373人的游击支队,从竹沟出发,途经汝南、上蔡,来到杜岗村。与此同时,中共河南省委令吴芝圃带领豫东抗日游击第三支队、肖望东带领先遣大队赴西华县与彭部会合。10月8日,三支抗日武装在杜岗村成功会师,11日召开会师大会,整编成立了新四军游击支队。
1939年1月,游击支队进驻永城书案店地区,进行根据地的开辟工作。至同年年底,豫皖苏抗日根据地已初具规模,辖4个抗日民主县政府、5个办事处、35个区等。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19 08:27
目录
概述
发展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