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胥,读音是xiàng xū,汉语词语。意思是古代接待四方使者的官员。亦用以指翻译人员。
解释
古代接待四方使者的官员。亦用以指翻译人员。
出处
《周礼》谓秋官司寇所属有象胥。旧注谓“通夷狄之言曰象;胥,其才能者也。”象胥实即译员,兼掌接待蕃国使者。依“蛮夷闽貉戎狄”六“翟”(即“狄”,亦即方面),各设上士一人,中士二人,下士八人及徒二十八人。北周亦于秋官府设象胥中士、下士,相当于西汉的九译令、北魏的方译博士。
《旧唐书·玄宗纪论》:“ 象郡 、 炎州 之玩, 鸡林 、 觯 之珍,莫不结辙於象胥,骈罗於典属。”
明 唐顺之 《喜峰口观三卫贡马》诗:“盘舞呈鞮革,侏言译象胥。”
清 徐果亭《圣武功成诗》:“正朔通鱼海,舆图拓象胥。”
刘师培《<文章学史>序》:“象胥之官,掌传王言於夷使,使之谕说和亲,入宾之岁,则协礼以传词,此文之施於通译者也。”
唐贾公彦疏云:注谓蕃至聘者○释曰:蕃国之君,世壹见(三十年一世),其臣得有覜聘者,彼虽无聘使法,有国事来,小行人受其币,听其辞,以中国覜聘况之耳,其实无覜聘也。
若以时入賔,则协其礼,与其辞,言传之。
汉郑玄注云:以时入賔,谓其君以世一见,来朝为賔者。
唐贾公彦疏云:若以至传之○释曰:云协其礼者,夷狄之君,以不能行中国礼,及其行朝聘,亦当以礼,和合之,使得其所也。云与其辞言传之者,但夷狄之君,亦是中国卿大夫,有罪,使任於彼,计应言辞可知。今言协其辞言传之者,谓若外之众,须译语者也。
凡其出入送逆之礼(逆,迎也),节币帛辞令而賔相之。
汉郑玄注云:相,助也。从来至去,皆为摈,而诏侑其礼仪。
唐贾公彦疏云:凡其至相之○释曰:夷狄无玉帛,来向中国,而云币帛者,谓王有赐与之者也。
凡国之大丧,诏相国客之礼仪,而正其位。
汉郑玄注云:客,谓诸侯使臣来吊者。
唐贾公彦疏云:注客谓至吊者○释曰:大丧,言凡则非王丧。若王丧,诸侯皆来,何得有使臣来,诸侯绝无来者。则大丧,王后、世子也(丗,继也,继丗之子,一般长子,即太子也)。或大丧,王丧不言诸侯者,馀官掌之,此象胥直掌臣也。又象胥本主夷狄之使,亦兼掌中国之使,故下有大事诸侯之等也。
凡军旅会同,受国客币,而賔礼之。
汉郑玄注云:谓诸侯以王有军旅之事,使臣奉币来问。
唐贾公彦疏云:注谓诸至来问○释曰:言诸侯以王有军旅之事使臣奉币帛来问者,正谓礼动不虚,以为相见之礼,以币致其君命,非谓别有币也。
凡作事,王之大事,诸侯;次事,卿;次事,大夫;次事,上士;下事,庶子。
汉郑玄注云:作,使也。
郑司农云(郑司农,
郑众,又曰先郑。郑玄,又曰後郑):王之大事,诸侯使,诸侯执大事也。次事,卿使,卿执其次事也。次事使大夫,次事使上士,下事使庶子。
唐贾公彦疏云:凡作至庶子○释曰:直言上士不言中士下士者,揔以王之三等之士,皆曰上士,与王制所云元士同也。云庶子者,谓若宫伯所云士庶子之等。直云庶子,兼适子在其中也。
《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秋官.司寇第五》(卷三十四):象胥,每翟(翟同狄),上士一人、中士二人、下士八人、徒二十人。
汉郑玄注云:通夷狄之言者曰象;胥,其有才知(音智)者也。此类之本名,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音敌),北方曰译。今揔名曰象者,周之德,先致南方也。
唐贾公彦疏云:注通夷至方也○释曰:在此者,案其职云掌四夷之国,使以传賔主之语,故亦连类在此也。云此类之本名,东方已下,皆王制文。云寄者,賔主不相解语,故寄中国於东夷,又寄东夷,语於中国,使相领解。云象者,传南方於中国,还象中国以传之,与南方人语,则还象南方,语而传之。云狄鞮者,郑彼注云:鞮之言,知也。虽不训狄,狄即敌也,谓言语相敌(敌,匹也、对等也),使之知也。云北方曰译者,译即易,谓换易言语,使相解也。云揔名曰象者,四方别称,经唯有一象,故云揔名曰象。云周之德先致南方也者,即诗序所云:文王之德,被於江汉是也(《诗.周南.汉广》序云:汉广,德广所及也,文王之道,被于南国,美化行乎江汉之域,无思犯礼,求而不可得也。)。又书序云:巢伯来朝注:巢伯,殷之诸侯,闻武王克商,慕义而来朝(按:“巢伯来朝”,《书.旅獒》之经文,非序文也)。此皆致南方,故象得揔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