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外之象,中国古代文论中的
美学观念,出自司空图《与极浦书》。
出处
语出司空图《与极浦书》:“戴容州云:‘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岂容易可谈哉!”
解释
象外之象,前一个“象”指文学作品所直接描绘出的物象、风景,是作品本身的艺术形象;后一个“象”是读者依据作品所描写的具体形象,通过艺术想象和联想而重新创造出来的形象和意境。司空图借用中唐诗人戴叔伦的话来说明“象外之象”的艺术特征。
蓝田美玉温润玲珑,在和煦的阳光下,玉光溢泄,烟雾霭然,而这瑰丽的景象只能远望而不能近睹。
这种若有若无、似虚似实、可望而不可即、可意会而难以言传的景象,就是“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这是诗歌艺术高层次的境界,所以司空图说“岂容易可谈哉”。
司空图的“象外之象”,意在强调文学作品所描绘的艺术形象,应该是有无相生、虚实相间、言已尽而意无穷,从而给读者留下艺术想象和意境再创造的广阔空间。这也是对王昌龄“诗有三境”、皎然“文外之旨”、刘禹锡“境生象外”等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是对唐代诗歌意境理论的一个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