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木偶人;泥人。
《
周礼·春官·冢人》:“及葬,言鸾车象人。” 林尹注:“象人,以木刻为人而能跳踊者,以其象人,故名。用以送葬。”《
孟子·
梁惠王上》:“
仲尼曰:‘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焦循正义:“俑则能转动象生人,以其象生人,故即名象人。《冢人》之象人,即俑之名也。”《庄子·田子方》:“当是时,犹象人也。”
成玄英疏:“象人,木偶、土梗人也。”《三国志·吴志·吴主传》:“ 羽伪降,立幡旗为象人于城上,因遁走。”
颜师古 注引孟康曰:“象人,若今戏鱼师子者也。”一说,指戴假面具的人。 清
周寿昌《<
汉书>注校补》:“象人,即孟子所云‘为其象人而用之也’,但彼以木俑,此以人象耳,如楚
优孟着令尹衣冠为
孙叔敖之类。”
3. 描画人像。
南朝 齐 谢赫《古画品录·袁蒨》:“象人之妙,亚美前贤。” 南朝 陈 姚最《续画品·
谢赫》:“然中兴以后,象人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