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白粉病
植物病害
豌豆白粉病是由豌豆白粉菌引起的、发生在豌豆的病害,主要为害叶、茎蔓和荚。叶面染病初期现白粉状淡黄色小点,后扩大呈不规则形粉斑,互相连合,病部表面被白粉覆盖,叶背呈褐色或紫色斑块。病情扩展后波及全叶,致叶片迅速枯黄。茎、荚染病也出现小粉斑,严重时布满茎荚,致茎部枯黄,嫩茎干缩。
病原特征
豌豆白粉病病原为豌豆白粉菌(学名:Erysiphe pisi DC.),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桶形至柱形,无色,单胞,大小(25.4~38.1)微米×(12.7~17.8)微米。子囊壳暗褐色,扁球形,直径92~120微米,壁细胞不规则,多角形,直径7.1~20.3微米。附属丝丝状,12~34根,为子囊壳的1~3倍。子囊5~8个,卵形,大小(55.9~76.2)微米×(35.6~43.2)微米,子囊孢子3~5个,卵形,带黄色,大小(20.3~25.4)微米×(12.7~15.2)微米。
病菌喜温暖潮湿的环境,适宜发病的温度范围10~30℃;最适宜的发病环境温度为22~25℃,相对湿度80%以上;最适宜的感病生育期为开花结荚中后期。发病潜育期5~15天。该病原除侵染豌豆外,还可侵害豆科其它作物、茄科、葫芦科等13科60多种作物。
为害症状
豌豆白粉病主要危害豌豆的叶片,也能危害豌豆的茎蔓和荚:
侵染循环
病原菌可通过豌豆荚侵染种子,是一种少见的种子带菌传播的白粉病。病残体上的闭囊壳及病组织上的菌丝体,也可越冬,翌年产生子囊孢子进行初侵染,借气流和雨水溅射传播。病部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多次重复侵染,使病害逐渐蔓延扩大,后期病菌产生闭囊壳越冬。在温暖地区,病菌以分生孢子在寄主作物间辗转传播为害,无明显越冬期,也未见产生闭囊壳。
流行规律
在中国上海及长江中下游地区,豌豆白粉病的主要发病盛期在4~6月。年度间早春3~4月温度偏高2℃以上,少雨、白天温暖、夜间凉爽多露或梅雨期间多雨的年份发病重。田块间连作地、土壤保水性差、排水不良的田块发病较重。栽培上种植过密、通风透光差、长势弱的田块发病重。品种间抗性有差异,细荚豌豆较大荚豌豆抗病。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化学防治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13 09:22
目录
概述
病原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