豇豆锈病
植物病害
豇豆锈病是由豇豆单胞锈菌引起的、发生在豇豆的病害。主要为害豇豆叶片,严重时也可为害茎、蔓、叶柄及豆荚。叶片染病,发病初始产生黄白色小点,扩大后隆起,黄褐色近圆形,后期病斑中央的突起呈暗褐色;茎和荚染病,产生暗褐色突起,表皮破裂散发锈褐色粉末,发病严重时,后期叶片及发展到茎和荚。
病原特征
豇豆锈病病原为豇豆单胞锈菌(学名:Uromyces vignae-siensis Miura),属担子菌亚门、锈病目。夏孢子椭圆形,黄褐色,单胞,表面具细刺,大小(21.1-31.7)微米×(18.7-24.3)微米;冬孢子球形,褐色,单胞,大小(26.4-33.6)微米×(21.8-27.4)微米。
病菌喜温暖潮湿的环境。发病温度范围21-32℃,最适宜的发病环境,温度为23-27℃,相对湿度95%以上最适感病生育期为开花结荚到采收中后期。发病潜育期7-10天。夏孢子侵入时需高湿,夏孢子在10-30℃温度范围内萌发,适宜温度为16-22℃。
为害症状
豇豆锈病主要为害豇豆叶片,严重时也可为害茎、蔓、叶柄及豆荚。生产上,要多观察,一般多从较老的叶片开始发病,先出现稍微隆起的褪绿色黄白斑点,后逐渐扩大形成黄色晕圈的红褐色脓疱。发病严重时,叶片布满锈褐色病斑,叶片枯黄脱落,植株早衰,收荚期缩短。随着植株衰老或天气转凉,叶片上形成黑色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偶尔在叶片正面产生栗褐色粒点,在叶片背面产生白色或黄白色的疱斑。茎蔓、叶柄及豆荚染病,症状与叶片相似。豆荚染病,形成突出表皮疱斑。
侵染循环
在中国北方寒冷地区病原菌主要以冬孢子随同病株残体在田间越冬,而在中国南方温暖地区主要以夏孢子越冬和越夏。冬孢子萌发时产生担孢子,借空气流动传播,产生芽管侵入豇豆叶片,并在侵染过程中产生性孢子和锈孢子;锈孢子成熟后在豇豆叶片上萌发并进行新的侵染,形成夏孢子堆。夏孢子成熟后借气流传播,进行重复侵染。研究发现,锈孢子和夏孢子在不同介质上萌发形成的侵染器官存在分化。在中国南方,夏孢子成为豇豆锈病的最初侵染源,冬孢子虽然存在,但在病害周期循环中并不占主导地位。
流行规律
在中国上海及长江中下游地区,豇豆锈病主要发病盛期在5-10月。年度间夏秋高温、多雨的年份发病重;田块间连作地、排水不良的田块发病较重;栽培上种植过密、通风透光差的田块发病重;偏施氮肥或种植抗病性差植株,也易造成豇豆锈病的发生。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化学防治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11 17:06
目录
概述
病原特征
为害症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