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从事学习心理与教学策略领域的教学与研究,曾赴加拿大、美国、马来西亚、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学术访问。先后主持国际合作研究课题3项、国家级、省部级研究课题8项。个人专著2部,主编3部,参编12部,发表论文50余篇。专著《
学习风格论》和《学习能力培养》分别于1997、1999年获
江苏省人民政府颁发的优秀研究成果奖,《学习风格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于1996年获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996-2000年分别荣获
南京师范大学和江苏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称号,2001年荣获“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1992年毕业于
南京师范大学,获教育学原理博士学位,现任
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教授、
江苏省心理学会理事长、中国心理学会理事、中国儿童教育心理研究会理事、马来西亚儿童教育研究中心顾问。
学习与教学心理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中小学生课堂学习投入产出比研究”,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学习心理学学科体系的建构”,中国——加拿大合作课题 “中学生道德自主性发展研究”。主持并完成课题研究国际合作3项、国家级2项、省部级4项、厅局级4项;个人独立专著2部,主编4部,参编12部;发表论文50余篇。代表性成果有:专著《学习风格论》、《学习能力培养》、《高等教育心理学》等,论文《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意义》(教育研究)、《学习风格与教学策略》(教育研究)、《学习风格理论应用于教育心理学教学的尝试》(心理科学)、《学习方式的转变:热点冷观》(南京师范大学学报)、Chinese Adolescents' Reasoning about Democratic and Authority-based Decision Making in Peer, Family ,and School Contexts (Child Development)等。在我国率先从事学习风格的研究,揭示了学习风格的要素、类型、形成机制及其对教与学的影响,并提出了扬长补短的匹配教育策略和有意失配教学策略,以及同时匹配和继时匹配教学模式。该研究突破了教育心理学关于个别差异的范围,开辟了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为因材施教和素质教育的深化提供了新的途径。有关学习策略的研究,对促进大中小学生进行高效学习起到了广泛的指导作用。曾多次赴加拿大、美国、马来西亚、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学术访问、合作研究和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