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蔚泓,男,1960年5月出生于湖南省益阳市,分析化学和化学生物学专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肿瘤与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所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分子医学研究院院长,浙江省肿瘤医院院长,
湖南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聘期5年),香港浸会大学荣誉理学博士。
人物经历
1960年5月,谭蔚泓出生于湖南省益阳市。1982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化学专业,获得学士学位。
1985年,毕业于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物理化学专业,获得硕士学位。
1992年,毕业于美国
密歇根大学物理化学专业,获得博士学位。
2000年,担任佛罗里达大学纳米生物研究中心副主任。
2000年,受聘为
湖南大学兼职教授;同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B)资助。
2001年,担任佛罗里达大学化学系副教授;同年被聘为湖南大学特聘教授。
2003年,担任佛罗里达大学化学系教授。
2004年,担任佛罗里达大学研究基金会教授。
2005年,创立湖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中心。
2008年,受聘为佛罗里达大学V. T. and Louise Jackson Professor of Chemistry。
2009年,担任湖南大学特聘教授。
2010年,担任湖南大学生物学院创院院长(至2015年)。同年担任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大学)主任,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
2015年12月7日,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6年11月,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2017年8月,就任湖南大学副校长。
2018年12月3日,任湖南大学副校长,试用期满,考核合格,正式任职。
2019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院长,中国科学院肿瘤与基础医学研究所所长。
2020年,当选湖南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
2020年5月,卸任湖南大学副校长。
2022年5月8日,中国化学会分子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经委员会委员无记名投票选举,谭蔚泓当选为中国化学会分子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
2023年9月8日,第17棒火炬手谭蔚泓,参加
杭州第19届亚运会火炬传递。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谭蔚泓解决了分析化学与生物医学交叉领域中的一些关键科学问题,在国际生物分析化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他在核酸适体、分子识别、纳米生物传感等领域做了大量系统的原创性工作。提出核酸适体细胞筛选新方法,揭示其细胞识别的基本性质;提出多种高灵敏、高时空分辨纳米生物传感方法。
截至2018年8月,谭蔚泓在在Science、PNAS、Acc. Chem. Res、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 和Nature系列等国际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 H-index=115,他引46700多次。2014年至2017年连续四年入选科睿唯安(原汤森路透)“中国引文桂冠奖(Thomson Reuters China Citation Laureates)”人员名单。
截至2014年10月,谭蔚泓先后主持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科技部国家重大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重点项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美国国防部基金、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基金等重要课题50多项。
创新药物
2024年12月,中国科学院院士、杭州医学研究所研究员谭蔚泓领衔,研究员刘湘圣、谢斯滔等组成的团队与杭州医学所眼科研究中心、温州医科大学教授吴文灿团队联合研发的创新药物——核酸适体偶联药物(ApDC)成功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孤儿药认定。
人才培养
谭蔚泓认为:湖南要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以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吸引更多“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己任的科技人才投身湖南,全力服务创新型省份建设。解决湖南经济增长遇到的问题,除了加快转向创新驱动发展,没有其他出路;创新人才是支撑湖南省核心竞争力的“筋骨”和“肌肉”;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要从三个方面发挥在湘和湘籍院士作用:首先院士群体可以发挥国家高端智库作用,服务省委、省政府决策;其次要充分发挥院士群体的科技成果转化的先锋作用,助力湖南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第三,利用好院士群体的引领带动作用,发挥高端人才的集聚效应。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谭蔚泓对生物分析化学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中国科学院评)
谭蔚泓在光谱化学分析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美国化学会光谱化学分析奖获奖词)
谭蔚泓教授为湖南大学得分子科学和生物医学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