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善和(1915年3月1日—1991年6月22日),曾用名毅峰,湖南省茶陵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团宣传员,师宣传干事,团、师特派员等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军械处长、县委书记、旅副政委、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纵队副政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西南军区工兵纵队司令员兼政委等职。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工兵指挥所司令员兼东北军区工兵司令员。归国后,先后担任高级工程兵学校校长,军委工程兵副参谋长、参谋长、副司令员。1973年后,历任新疆军区副司令员、军委工程兵司令员等职。1991年6月22日逝世。
人物生平
谭善和,1915年3月1日出生于湖南省茶陵县兆水乡(今舲舫乡)一个偏辟的小山村――中洲村。
1926年参加童子团,为井冈山红军送过粮。
1929年参加了乡赤卫队。不久,参加区游击队、县游击队。
1930年9月,被编入湘东游击队二纵队。10月被编入中国工农红军湘东独立师三团七连。
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湘东独立师二团特派员。
1932年2月,任红二十三师政治部党支部书记。参加了湘赣省政治保卫局训练班。结业后,任红二十三师宣传干事,红十七师五十团特派员,四十九团特派员。
1934年10月,奉红六军团参谋长李选之命,将从湘赣边突围西征被打散的四十九团、五十一团各一部集中,临时组成400人的特务营,任营政委,率部转战,率先与贺龙率领的部队接上了头。红二、六军团会师后.任红六军团保卫局侦察科长,红十六师特派员。参加了长征。
1936年冬,进红军大学学习,1937年毕业。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部警卫团政治处组织股股长、总支书记。
1938年,任八路军野战政治部锄奸部一科科长。
1940年,随八路军总部巡视团前往冀中、冀南、冀鲁豫根据地,任巡视团党总支书记。
1941年,任冀鲁豫军区政治部保卫部长。
1945年4月,任冀鲁豫军区后勤部政委。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十一纵队旅政委、军区司令部军械处处长。
1947年9月,奉命带领部分兵工厂工人和警卫部队到达大别山地区,边打游击边筹建兵工厂。不久,兼任河南省商城县委书记,发动群众清剿股匪,建立根据地。
1948年任鄂豫军区独立旅副政委,中共鄂豫三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
1949年2月,奉命组建有炮兵、工兵、坦克兵诸兵种参加的第二野战军特种兵纵队,任副政委。参加了渡江战役。占领南京后,兼任长江渡口浦口镇军管分会主任、区委书记、渡江指挥部司令员。
新中国建立后,1950年1月,与孔从洲率特种兵纵队进军西南,参加解放西南的战斗。3月,特种兵纵队改编为炮兵司令部和工兵司令部,任工兵司令部司令员兼政委。不久,奉命率工兵团入藏修康藏公路。
1950年11月,率4个工兵团和工兵学校两个大队参加了成渝铁路的建设。
1955年3月归国后,任长沙高级工兵学校校长。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57年进高等军事学院深造。3年期满后任军委工程兵副参谋长、参谋长、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1966年9月,任中国军事代表副团长,访问阿尔巴尼亚。
十年动乱期间,谭善和受到打击迫害,与林彪、“四人帮”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1973年任新疆军区副司令员,主管后勤工作和天山公路的建设。
1975年任军委工程兵司令员。
1983年任乌鲁木齐军区政委。
1985年增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1991年6月22日病逝。
谭善和同志生前曾和中央顾问委员会其他26位同志一起倡导取消向遗体告别仪式。
人物事迹
与李达大破国民党军敢死队
1933年11月初,国民党军西路军第1纵队司令刘建绪,为了配合赣江以东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开始向湘赣苏区发动进攻。刘建绪部署他的第十六师和第十五师第四十五旅担任主攻,第十五师主力和第六十二师在南北两翼策应,企图由中央突破,首先夺占江西省莲花县梅花山,再向湘赣苏区中心永新地区推进。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决定在湘赣军区警卫团和茶陵独立团协同下,利用梅花山一线有利地形,进行阵地防御,抗击国民党军的进攻。
8日8时开始,国民党军队集中5个团的兵力,在飞机火炮的掩护下,猛烈攻击梅花山阵地。湘赣军区警卫团,茶陵独立团顽强抵抗,坚守阵地。国民党西路军第16师师长彭位仁以每人100块现大洋的悬赏拼凑起一支数百人的“敢死队”,并杀猪宰羊大摆宴席。在
彭位仁和敢死队员喝完出征酒、摔碎酒碗后,敢死队员在重赏和烈酒的刺激下,都疯狂大喊,有的甚至脱掉衣服,背起冲锋枪,赤膊上阵,乱扫乱冲,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猛攻五十团阵地,气势吓人。
李达与谭善和一起,沉着冷静地指挥战士隐伏在散兵壕里按兵不动,等待敌人冲上来。等敌人冲到阵地前只有几十米时,李达抬起手枪,打死一个敢死队员,大喊:“看,他们这样凶神恶煞一样,不也是挨一枪就被打死了吗?同志们,给我狠狠地打!”谭善和也大声喊道:“同志们!这些敌人以为他们真的是刀枪不入,我们就打敢死队员,看他们是不是钢筋铁骨!”
战士们一排子弹打过去,由于离得太近,瞄准都不需要,阵地前就躺倒了一大片敢死队员。其他的敢死队员一看身边一下子死掉了这么多人,也吓蒙了,不知是进还是退。这时
李达猛然跃起,手枪一挥:“同志们,冲啊!”谭善和也果敢地跳出了工事,率领战士们发起了反冲锋。参谋长和特派员身先士卒,战士们更是如下山猛虎,跟着大喊着“冲啊!杀啊!”向敌人冲去。这一冲锋,不但将彭位仁用重赏凑起来的几百名敢死队员全部消灭,还击溃了跟在敢死队员后面的敌人两个团。
这次战斗,共毙俘国民党军近1800人,打退了国民党军对湘赣苏区的进攻。谭善和就在李达身旁一起参与指挥,对李达参谋长的用兵之术非常敬佩,李达也对这个敢打硬战不怕死的“茶陵牛”谭善和非常欣赏。
与尹先炳率部打“便宜仗”
1938年1月底,八路军总部由朱德总司令、左权副参谋长率领东进,特务团一营的一连和二连随行护送。谭善和随团部进驻山西临汾。
2月23日凌晨,八路军总部获悉:日军3000余人从长治出发,企图夺取临汾。此时,为使驻守临汾的国民党军指挥机关及大批军用物资能够安全转移,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战斗准备,朱德一面组织身边仅有的两连警卫通讯部队发起阻击战以迟滞敌人的进攻,一面急电驻临汾的特务团部队立即赶来支援。2月25日,朱德、左权亲自指挥两个连的战士与日军接火。敌人不知虚实,一时不敢放胆前进。26日拂晓,时任特务团政治处代理主任的谭善和与参谋长尹先炳带领二营和一营三连,经过60公里的急行军,赶到八路军总部的临时驻地古县镇,向朱德和左权报到。
朱德、左权随即命令谭善和、尹先炳率部投入战斗。谭、尹二人立即按照首长的部署,率部前往预定设伏地点。尹先炳带二营四连、五连埋伏在公路南侧,谭善和带一营三连和二营六连埋伏在北侧。
26日下午2点左右,沿临(汾)屯(留)公路西进的日军出现了。这是敌人的一支辎重部队。敌人的汽车越来越近,鱼贯驶入伏击圈。谭善和与尹先炳见时机已到,果断下令投弹。埋伏在公路两侧的400多名战士一起投出手榴弹。押车的敌人总共有一百七八十个,在此前和国民党军队的交战中“没有吃过什么亏”,骄横无比,也没想到会有中国军队伏击他们。不少敌人一枪没开就丧了命,没死的纷纷跳下车,钻进车底下顽抗。
谭善和见状,命战士们第二次投弹,又杀伤了不少敌人,并引爆了不少车上的弹药。投弹过后,有枪的战士纷纷开火。
见战友们取得胜利,谭善和迅速带二营跑步上了公路,抓紧时间打扫战场。此时的二营战士们“两个手榴弹一甩,两手空空”。见到满公路都是敌人丢弃的武器,大家立即一拥而上,收缴枪支弹药。仅10分钟,徒手战士们都背上了枪。谭善和迅速集合队伍,要求战士们除了枪支弹药外,“能拿多少就拿多少”。于是,每个战士肩扛手提,军装、军毯、电池、洋锹、罐头,凡是有用的几乎都被战士们带在了身上。
等日军援军赶到时,谭善和、尹先炳已率二营和一营三连迅速撤离了战场。朱德见战士们满载而归,高兴地对谭善和与尹先炳说:“这样的便宜仗,以后还要多打。”
担任新疆军区司令员期间着力推进新疆社会发展
1974年年初,谭善和调任新疆军区副司令员。当时,根据新疆交通不畅、生产瘫痪和边防建设薄弱的情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军区党委分工他一手抓军区的边防工程建设,一手抓自治区的工业交通生产。这天,军区司令员、自治区党委第二书记杨勇找谭善和谈话,详细地向他介绍了新疆的情况之后说:“你的主要任务是分管军区的后勤工作。但是,现在自治区工业交通系统的工作上不去,你也要集中精力把工交抓一下。眼下和田地区很乱,问题多,困难大,粮食、日用品供应不上,要赶快想办法。你到那里去一趟做些调查研究,弄清情况,提出具体意见。我们要尽最大努力,千万不能饿死人……”
谭善和领命后,就带着几位同志飞赴和田。他调查了解到,在“文革”前,和田地区工农业生产发展较快,人民生活安定。该地区作为瓜果之乡和新疆的粮仓之一,在我国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曾给山东、甘肃、天津等省市调去300多万公斤粮食,甚至还把受灾严重的甘肃省农村的大批孤儿接到当地抚养,为祖国这个大家庭分了忧、解了难。而眼下,却是商店关门、工厂停工、农田荒芜、满目凄凉的景象。当时,因和田地区武斗频发,许多领导干部遭迫害靠边站,已陷入全面动乱之中,故农业生产无人抓,粮食严重不足,到了吃库存粮的地步,以致库存粮急剧减少,全地区人民面临着断粮的危险。与此同时,日用品奇缺,树木大量被砍伐,严重破坏了生态。全地区工、农、牧、林业以及遭破坏的水利工程设施,损失高达4亿多元。
回到乌鲁木齐后,谭善和立即组织运力。根据自治区党委的决定,由自治区所属几个运输公司和新疆军区抽调的两个汽车团,共2000多辆车来担负这项任务。鉴于当时地方运输单位职工的对立情绪尚未完全消除,为了保证完成运输任务,他在自治区交通厅领导的陪同下,深入各运输单位检查准备工作情况,并对职工进行了思想动员,激发了大家的工作热情。
1975年7月,谭善和奉调离开新疆之际,还指示工程建设指挥部的同志抓紧工期确保质量,把南疆铁路和天山公路都建设好。他赴京就任军委工程兵司令员后,还多次听取新疆军区有关南疆铁路和天山公路建设的情况汇报,作出指示或提出建议,直到公路、铁路均建成通车时才放心。
亲友回忆
王晓建:我第一次见到谭善和将军,是1974年在南疆军区的一次大会上。那 时,他担任新疆军区副司令员,来南疆检查工作。 我则是一名刚由士兵提升的排级干部,在台下听他作指示。他只字不提当时的“ 头等大事” 批林批孔,而是要求我们热爱新疆、热爱新疆各族人民,把祖国的西北边陲守卫好、建设好。 他讲话底气足、音量大,给我 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直到今天,他那铿锵有力的湘东口音,仍仿佛回响在我的耳畔。
光阴荏苒,转眼到了1987年。上级将我由新疆军区政治部调到谭善和将军身边当了秘书。 我几次听谭善和将军说过“ 新疆是祖国的一块宝地,我们的责任是把新疆的事情办好,和各族人民一起,维护祖国的统一。” 正是出于这种崇高信念,他晚年心系新疆,心系新疆的各族军民,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社会评价
王恩茂: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善和同志对敌斗争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完成了许多重要而艰巨的任务。他是一位经过长期革命斗争严峻考验的、对党对人民忠诚的、坚强的老红军战士。
建国初期,善和同志在西南军区工作。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他领导工兵部队修筑康藏公路和成渝铁路,作出了出色的成绩。在共同的工作中,我更深地了解了他。他忠于党、忠于人民,坚决反对林彪、“四人帮”,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工作积极负责,不怕困难挫折,无论在什么样的条件下,都坚决完成党交给的任务,从不考虑个人得失。他的革命意志、奋斗精神、工作干劲都不减当年,保持了战争年代的光荣传统。
段君毅:善和同志是一位勇挑重担的将军,是一位廉洁奉公、以身作则的好同志。
殷步实、彭绪一:谭老将军一生中,战斗工作,勇往直前,敢挑重担,好学上进,实事求是,不惧艰苦,不怕牺牲;品德高洁,不徇私情,团结同志,认真负责,事有原则;生活俭朴,实属难得;对殃民生与败国是者,敢陈直言,毫无所惧,难哉伟哉!
王晓建:他是一位哪里有困难就往哪里上的干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