谥
汉语文字
谥,汉语二级字,读作谥(shì),古代帝王或大官死后评给的
称号
。如
谥号
等。另外也有叫做、称为的意思,如“身死无名,谥为至愚”。
详细释义
谥
shì[名]
(1)(形声。从言,益声。用言论给予褒贬,故从言。本作“谥”。本义:古代皇帝、贵族、大臣、杰出官员或其它有地位的人死后所加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同本义 [posthumous title (of emperor, distinguished minister)]
谥,行之迹也。——《
北堂书钞
》引《
说文
》
谥者,别尊卑,彰有德也。——《
白虎通
》
先王谥以尊名。——《
礼记
·表记》
诔
生时
所行为之谥。——《论衡·道应》
增谥美显,荣于身后。——明·
张溥
《
五人墓碑记
》
(2) 又如:
谥法
(由主祭者将名号赠给死者,以表彰他一生的功业);
谥宝
(古代帝王寝墓中,刻有帝后谥号的
玺印
);谥谱(记载谥号的
谱牒
);谥名(谥号)
词性变化
谥
shì[动]
(1) 授与,加封,尤指死后追封 [
confer
]
幸德谥为洞箫兮。——
王褒
《
洞箫赋
》
身死无名,谥为至愚,耻及父母,为天下笑。——《
史记
·
司马相如列传
》
(2) 又如:谥告(赠谥的文告):谥典(赠谥的典礼)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
唐韵
》《
集韵
》𠀤伊昔切,音益。《
说文
》笑貌。
又《集韵》馨激切,音阋。笑声。或作赥。 《
正字通
》俗用为诔行之諡,非。
参考资料
谥
.汉典.
康熙字典
.汉典.
国务院关于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最新修订时间:2025-03-12 17:10
条目作者
小编
资深百科编辑
目录
概述
详细释义
参考资料
Copyright©2024
闽ICP备2024072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