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孔亚纲
脊索动物门下的一亚纲
调孔亚纲指的是脊索动物门 Chordata,脊椎动物亚门 Vertebrata,爬行纲 Reptilia的一纲。海生的爬行动物,其特征是头骨有大的上颞孔而缺少下颞孔。根据适应水生特化的程度不同分为两个次亚纲,即联龙次亚纲(Synaptosauria)和鱼龙次亚纲(Ichthyopterygia)。
简介
调孔亚纲又称弓亚纲,也称混龙类(Synapto sauria),头骨顶面具一个颗孔,眶后骨及鳞骨构成其下界。主要为海生爬行动物,包括蜥鳍超目的幻龙目、蛇颈龙目及楯齿龙超目蜥鳍超目中生代极为繁盛,般身体扁平,颈部及尾部较长或很长。早期类型尚具陆栖爬行类四肢骨的特征,但一般缩短变宽,可能以趾间之蹼司游泳。后期则四肢成为挠足状,肩带、腰带之腹面部分极发育。幻龙目(Notho sauria)主要生活于三叠纪,为半海生动物,有时可在岸边活动,中国的贵州龙(Keichou saurus)即属此目。蛇颈龙目(Plesiosauria)多生活于侏罗纪及白垩纪,其身体结构完全适应于海生生活,体躯变短,颈部伸长,颈椎最多可达60余个,头小。四肢挠足状,趾骨数目加多,成为短柱状。在中生代末期极为繁盛,有长颈及短颈两种类型。在四川侏罗纪地层发现过此类化石。三叠纪的楯齿龙超目的楯齿龙目(Placodontia),体躯特化,生活于滨海浅水中。体粗壮,颈、尾均短,四肢挠足状。牙齿特化,前部牙齿水平状向外伸,其余牙齿呈宽大的磨石状,适于采食底栖介壳类。我国尚未发现楯齿龙类化石。欧洲晚三叠世的无齿龙(Henodus)极特化,体外被有硬甲,牙完全退化,生活习性与海龟相近。也有将鱼龙类亦置于调孔亚纲中者。
外形特征
头骨三角形,头长约为预长的2/5。上题孔豆状,孔小,小于鼻孔。鼻孔三角形。眼孔大。头骨是宽处位于限孔两侧。吻部小而尖,底部微收缩。牙齿细小尖利,排列稀琉,为同型齿。脊椎数目为,颈推20枚,背椎20枚,荐椎3-4枚;尾椎37枚以上,脊椎背棘低。颈肋发育好,背肋近端肿粗。荐椎彼此不连接。须长,四肢未特化成鳝状。肱骨约与股骨等长,股骨较为细小,尺骨短而宽,胫骨与腓骨较粗短。
联龙次亚纲
(Synaptosauia)
眶后骨和鳞骨构成上颞孔的下界;头很小,口大;颈较长;身体宽扁;因适应水生,四肢发展成桡足,指骨数目加多;肢带骨的腹侧壮大而背侧(如肩胛骨、肠骨)退化。桡足上的骨头呈柱棒状。根据食性不同,本次亚纲的爬行动物可分为两个目:即蜥鳍目(Sauropterygia),牙齿长而税利,食鱼;木盾齿龙目(Placodontia),后部牙齿板状,有压碎作用,食软体动物。
侏罗纪和白垩纪非常兴盛,分布几乎遍及全世界(除南极、南美)的蜥鳍目蛇颈龙类是本亚纲典型而重要的代表。
鱼龙次亚纲
(Thyopterygia)
本次亚纲的成员是高度特化适应水生的海生爬行动物,或叫鱼形爬行动物。本次亚纲只有一个鱼龙目,其特征是后额骨和上颞内构成上颞孔的下界;身体鱼形,有大的像鱼样的背鳍、胸鳍、腹鳍和尾鳍,脊柱伸入尾下叶;头大,眼大,吻长,有长的利齿,肉食。鱼龙类可能在晚古生代晚期起源于杯龙类,在三叠纪早期已完全特化成鱼形,繁盛于侏罗纪,少数残存到白垩纪。它们的分布几乎遍及全世界各个大陆(除南极洲、非洲外)。Ichthyosaurus(鱼龙)是本亚纲的典型代表。
我国的鱼龙类化石集中于三叠纪,分布地区颇广,西藏、贵州、安徽均有发现。如Himalayasaurus(喜马拉雅鱼龙)、Mixosaurus(混鱼龙)、Chaohusaurus(巢湖龙)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26 11:54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