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反应批评
西方文学批评模式
读者反应批评是当代西方的一种文学批评模式。兴起于60年代,已发展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文学批评理论和方法。
主张
读者反应批评研究文学作品的阅读活动,提出了一种具有特色的阅读理论,据以进行文学批评。它主张:(1)文学作品的文本是已完成的含意结构,但它的含意其实是读者个人的“产品”或“创造”;(2)把文学批评的注意力从作品文本转移到读者的反应上,聚焦在读者对作品文本的内容系列的复合解说的反应上;(3)作品文本不存在某种“唯一正确的含义”,没有唯一正确的阅读。对作品的一致意见、解说的一致性,只存在于特定条件的某些读者中;(4)着重分析的是:形成读者反应的主要因素,文本提供的东西与读者个人“主观”反应之间的关系等。(5)以精神分析学的理论和概念为工具,分析读者的反应。如用“抵抗机制”分析如何抵制作者对他的影响。
意义
读者反应模式从不同角度研究“读者反应”,从阅读接受和批评活动的主体性方面开拓文学批评的新领域。但许多人对这种批评模式持有异议,认为它贬低和否定作品文本的地位和意义。
核心
读者反应理论的核心即阅读召唤意义苏醒,阅读是“深化的实践”。阅读召唤意义苏醒表现在读者或观众地位的提高,强调“意识”对每个个体阅读的影响。阅读是深化的实践来自于斯坦利·费什的理论,由于阅读的“深化实践”受到当下社会话语的约束,每一位读者在接受信息时都受到自我意识、社会、政治、文化话语、社会道德规范的支配。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20 14:08
目录
概述
主张
意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