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江镇,隶属于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地处
通江县中部,北与
毛浴镇接壤,西与
民胜镇交界,南与
春在镇相依,东与通江县城区相靠,区域总面积130.15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诺江镇户籍人口为107465人。
建置沿革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设诺江镇。
1950年,更名城关镇。
1981年,城关镇更名诺江镇。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2011年,诺江镇下辖东城、春长坪、南街、北街、城郊、牌坊街、西城、谢家河8个社区,七水、石岭、何家、天井、沿新、千佛、元顶、城北、西郊、西寺、高明、城西、亮垭、马岭、厍洪、赵、诺水、城南、城东、阳望山、新华21个行政村;下设89个居民小组,145个村民小组。
2020年5月25日,将
民胜镇焦坪村、周子坪村划归诺江镇管辖。
区划详情
截至2020年6月,诺江镇下辖1个社区、13个行政村:箭口河社区、新华村、阳望山村、千佛村、元顶村、亮垭村、高明村、马岭村、城西村、沿新村、七水村、秋锦山村、赤江村、周子坪村,镇人民政府驻箭口河社区石牛大道808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诺江镇地处
通江县中部,北与
毛浴镇接壤,西与
民胜镇交界,南与
春在镇相依,东与通江县城区相靠,区域总面积130.1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诺江镇地势北高西南低;境内最高点海拔1222米;最低点海拔435米。
气候
诺江镇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光热资源丰富,湿润温暖,水热同期;多年平均气温17℃;无霜期年平均282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424.1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300毫米,降水量集中在每年的5—10月。
水文
诺江镇有大、小通江河流经镇域。
自然灾害
诺江镇主要自然灾害为干旱、季节性暴风雨、滑坡、泥石流。
自然资源
2011年,诺江镇有耕地16453亩。
人口
截至2011年末,诺江镇总人口有15.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2.1万人。
截至2017年末,诺江镇常住人口为163251人。
截至2018年末,诺江镇户籍人口为108490人。
截至2019年末,诺江镇户籍人口为107465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诺江镇农民人均纯收入5013元,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3650元;财政总收入5885万元。
截至2018年末,诺江镇有工业企业88个,其中规模以上15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29个。
截至2019年末,诺江镇有工业企业51个,其中规模以上17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55个。
农业
诺江镇农业以种植水稻、小麦、油菜、玉米、蔬菜为主;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诺江镇生产粮食15700吨。诺江镇经济作物以油菜、蔬菜为主。2011年,诺江镇生猪出栏6.8万头,实现产值6500万元。
商贸
截至2011年末,诺江镇有商业网点769个,职工2349人。2011年,诺江镇社会商品销售总额12.7万元,比2010年增长11.5%;有城乡集贸市场6个,年成交额1.6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诺江镇有幼儿园18所,在园幼儿6040人;完小5所,小学2所,村小教学点12所,在校生1182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文体事业
截至2011年末,诺江镇有文化站1个,有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29个;有图书室29个,藏书3万余册。截至2011年末,诺江镇有体育场地199个,省优秀运动队后备人才训练基地3个;8个城镇社区和15个行政村均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73%。截至2011年末,诺江镇有线电视用户数为2.7万户,入户率100%。
社会保障
2011年,诺江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为2712户,人数8233人;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8233人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892户,人数3762人;农村医疗救助570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3762人次,共支出60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834人,抚恤事业费支出432万元;社会福利费50万元;有敬老院1家,床位42张,收养农村五保37人;有社区服务设施15个,其中社区便民服务中心8个。截至2011年末,诺江镇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1.07万人,参保率40%。
基础设施
截至2011年末,诺江镇有邮政局1个,邮电储蓄所5个;有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20个;固定电话用户3.2万户,电话普及率96%;移动电话用户7.5万户;互联网用户1.9万户。
截至2011年末,诺江镇有自来水厂1座,年供水200万立方米。
交通
截至2011年末,诺江镇有村道151千米,已硬化村道76千米;组道总长336千米;断头路总长172千米。诺江镇有S201、S302省道经过境内。
历史文化
诺江镇因小通江河至前半华里急转直下,水为石激,声若应诺,故名。
截至2011年末,诺江镇有全国、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个。
所获荣誉
2021年8月,被命名为2021—2023年度“四川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