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炼,1955年出生于父母出使的瑞士伯尔尼。1974年到北京昌平插队,1977年返城,考入
中国广播艺术团创作室。插队时写诗,“是朦胧诗”代表诗人之一。八十年代中期起寓居海外。诗作主要有大型组诗《
礼魂》《
逝者》《自在者说》《与死亡对称》等。诗思华彩铺排,由各自自足而又相互组合的密集意象,构成人与自然、历史、现实的宏大文化想象关系和空间。他从一开始就表现出对“史诗”式空间构架和“历史感”的重视。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杨炼诗歌创作的审美视点逐渐从现实关怀转向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发掘和对人类生命意义的“寻根”,他的诗歌由此表现出以繁复密集的意象和意象群来演绎宏大理念,以若干独立又有内在联系的单元建立组诗系统,从而构造多重空间结构的鲜明的史诗性特征。具有史诗气魄的长诗《诺日朗》是杨炼最具有代表性的力作,全诗以《日潮》《黄金树》《血祭》《偈子》和《午夜的庆典》五个相对独立的片断组成,在对人类历史奥秘的追寻与探究中充满了生命力的骚动,恢弘地展现了生命的萌动和人类起源的壮美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