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诞
桌游《三国杀》武将牌
诸葛诞是由游卡桌游推出的桌上游戏《三国杀》中的武将牌。
角色背景
诸葛诞(?-258年),字公休,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后期曹魏的重要将领,汉司隶校尉诸葛丰之后,蜀汉丞相诸葛亮的族弟。在魏官至征东大将军。曾与司马师一同平定毌丘俭、文钦的叛乱。之后因与被诛的夏侯玄、邓飏交厚,且见到王凌、毌丘俭等人的覆灭而心不自安,于甘露二年(257)起兵,并得到东吴的支援,但于次年被杀害,诸葛诞被大将军司马胡奋所斩,夷三族。诸葛诞麾下数百人,全部拒绝投降而被杀。
能力设定
参考资料
玩法分析
技能分析
把诸葛诞定义为新手将的主要原因就跟他的四个技能有关,可以说是全自动的,因为四个技能中有3个是锁定技,1个是强制觉醒技,基本不需要人为的判断是否要触发,而每个技能间都有一定的联动性,虽然前期较为白板,但是在中后期无疑是以强将的姿态留在场上的。
首先功獒是一个强力回血技,也相当于是诸葛诞的防御主技能了,越到后期这个技能发挥的越好。通常情况下就算部分友方阵亡这个技能也是有正收益的。
其次举义是一个觉醒爆发技,基本上诸葛诞的爆发都是围绕这个技能展开的,如何控制好觉醒的时机是诸葛诞最重要的地方,下面就罗列下可以觉醒的时机,玩家在实战中可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自身下回合是否要受伤觉醒,最好的情况当然是做主公时11体力上限时觉醒,由于OL的环境下诸葛诞基本出场于欢乐成双和五人身份局和八人身份局,所以就分析这3个模式里的情况:
1、四人欢乐成双满员参战的情况下,如果四人都存活,觉醒不了;无论哪方阵亡一人或以上时,诸葛诞受伤后即可在下回合行动时觉醒。
2、五人身份局满员参战的情况下,无论是否是主公如果五人都存活,觉醒不了;无论哪方阵亡一人或以上时,诸葛诞受伤后即可在下回合行动时觉醒。
3、八人身份局满员参战的情况下,无论是否是主公如果八人都存活,觉醒不了;非主公身份时无论哪方阵亡三人或以上时,诸葛诞受伤后即可在下回合行动时觉醒;主公身份时无论哪方阵亡两人或以上时,诸葛诞受伤后即可在下回合行动时觉醒。
最后是崩坏和威重的联动,崩坏技能原本在董卓那是个负面效果技能,但是当和诸葛诞的威重技能联系起来后这个技能就有了正收益,那就是相当于诸葛诞在有限的回合数内,基本可以多摸1张牌,从而使得诸葛诞在觉醒爆发一波后依然拥有不错的过牌能力。
身份适应
主公:做主公时觉醒条件相对较为宽松,但是在前期偏白板的情况下,也容易被速推,所以在做主公时除了忠臣选将能吸引一点嘲讽度和有点进攻力外,主公诸葛诞起手本身也要刷好防具和防御牌,除此以外,在跟内奸单挑时也不会弱。
忠臣:忠臣,需要考虑到和主公的配合,但是前期偏白板导致了诸葛诞跟大多数主公形不成配合,而且嘲讽度很低,不能为主公吸引火力,自身又缺乏进攻力,毕竟诸葛诞不是卖血流。
反贼:作为反贼前期参与集火主公只能看牌运了,但是到了中后期,如果有幸能活下来,那么在与内奸的配合与牵制中诸葛诞应该会有能力秒主公,这种情况跟钟会比较类似。
内奸:好内奸人选,几个技能都是为了后期做准备的,控场收人头样样精通,而且作为内奸更能降低嘲讽度,从而更容易控制觉醒的时机。
角色专属
武将战功
武将皮肤
参考资料
武将台词
参考资料
彩蛋花絮
历史契合
第一项技能“功獒”,出典是《世说新语》:“诸葛瑾弟亮,及从弟诞,并有盛名,各在一国。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诞在魏与夏侯玄齐名;瑾在吴,吴朝服其弘量。”
“狗”不是像今天这样用作贬义,而是赞扬其忠勤有功。“獒”是猛犬,也就是一种狗。诸葛诞作为曹魏的重要将领,最显赫的功绩是先后镇压王凌、毌丘俭的举兵,此两人都是魏国功臣宿将,而此技能的效果以他人之死固自己之身。
淮南两叛平息之后,诸葛诞自己却也在淮南掀起了第三叛,而且还有毌丘俭的同谋文钦相助。觉醒技“举义”就来自于此——“举义”者,举兵起义也,反对的是专曹魏之权的司马氏,从诸葛诞自己的角度说,自然是“义”。至于其举兵的原因是不安于司马氏接连肃清曹魏旧臣,尤其是与自己亲善的夏侯玄等人。
“举义”之后,获得了两项技能“威重”和“崩坏”。“威重”来自于《三国志》中的评价“严毅威重”。
诸葛诞初起兵时,有大军十余万,固守坚城,粮食充足,又有吴军来援,可谓声势浩大。然而在司马昭军长期围困之下,先是粮食渐尽、援军不至,后来终于陆续起了内讧:先有重要将领蒋班、焦彝出降,这两人又说动吴将全怿等率众投降,再后来突围行动失败后,又与文钦起了分歧,诸葛诞杀死文钦,导致文钦之子文鸯、文虎出降。由于司马昭厚待降人,使得城中人心不稳,终于让诸葛诞无计可施,兵败身死——“大将军司马胡奋部兵逆击,斩诞,传首,夷三族。”
可见,诸葛诞从起兵到灭亡,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司马昭采取的长围策略,渐渐消耗了寿春城内的粮食和凝聚力,最终使诸葛诞智穷力竭。“崩坏”并非遭受其余角色的攻击而受到伤害,而是自行逐渐失去体力或体力上限,这正与诸葛诞军从气势如虹到分崩离析、内部瓦解相合。
“诞麾下数百人,坐不降见斩,皆曰:‘为诸葛公死,不恨。’其得人心如此。”司马昭对待这些不降的顽抗者的办法是:“数百人拱手为列,每斩一人,辄降之,竟不变,至尽。”将这数百人一个一个斩过来,每斩一人都问下一人降不降,而最后竟没有一人投降。故“时人比之为田横”。汉帝刘邦逼降田横,其自杀以对,门客作挽歌《薤露蒿里》哀悼之后,也全部殉死。诸葛诞的百胜战功“薤露蒿里”正是取材于此。
最新修订时间:2025-04-10 12:12
目录
概述
角色背景
能力设定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