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井
四川省成都市境内水井
诸葛井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区大慈寺以西,有一条街面很窄的江南馆街,街上有口水井,井水清凉、甜美。
成都井名
关于这口诸葛井,历代的典籍均有不少记载。宋代祝穆的《方舆胜览》记载说:“诸葛井在成都府大慈寺以西一里许,自井上窥之,只见其三边,加一边不知其际涯也。昔孔明凿此以通井络王气,传有人入井,辄闻其中有鸡声。”《南中纪闻》记载说:“诸葛井在成都,井口不甚宽,其下则阔落宏深,上用岩石砌筑,虚悬空嵌,竟不坠下,郡人汲取不竭,亦奇迹也。”明人杨名曾著有《诸葛井祠记》,说:“成都诸葛井,其制与他井不同,大约中虚方丈,深二丈,口径尺许,精工坚固,非俗工所能为,以创自诸葛忠武侯,故托之名。”等等。这些文字,记载了诸葛井的地理位置以及诸葛亮亲自选择这样一个具有丰盛水源的地方来打井,足见他对水文知识的熟知。水井用岩石砌筑,虚悬空嵌,竟不坠下,足见他在建筑上精工巧技的独到之处。
诸葛井不仅结构奇特,而且还流传着神奇的故事。有一年,成都久旱不雨,城里许多水井已经干涸见底或浑浊不可食。惟有诸葛井水如泉涌,晶凉甜美,于是引来不少人于此挑水。但人们从早挑到晚,一天又一天,却不见井水显得浑浊或减少。人们对此既是高兴,又是惊奇。有一个年轻人,出于好奇,跳到井底想去看个明白。奇怪的是,井底异常宽阔,年轻人不但未被淹着,反而在井底听见鸡鸣声。他四处寻找,看见井底有一条通道,他顺着这条通道往前走,越走越亮,径自走到了九眼桥边……
关于诸葛井的传说和记载,可信度如何,没有人在深究。这也表明,对于为人民做了好事的诸葛亮,深受巴蜀人民的尊敬,永远受到人民的怀念。人们把许多有利于人民群众生活的措施、设施——不管与诸葛亮事实上有关或无关,都传为诸葛亮所制,用以表达人民群众的怀念之情。
益阳井名
益阳古城诸葛井,古传有两处。一处在城内贤街(今床单厂车间),明朝崇祯年间进行过疏浚;另一处在城内魏家巷刘氏宗祠内。初步考证,魏家巷一处尚可查到遗迹。
东汉建安年间,蜀国军师诸葛亮在益阳期间,发现城中居民困难饮水,便亲自查找地下水源,掘井供人们饮用。益阳百姓念其德,称为诸葛井。“深数丈‘砖壁内圆,上弇下侈,石瓮其口,水之盈缩视资水为增减,水亦清冽。”
相传明朝正统年间,在井旁新建庙宇时,依井辟池一处,池白昼见星,故名明星池,庙以池名。当时知县汪淮用石砌池,结果星遂晦,池被泥沙淤没。后来,随着明星池被废弃,诸葛井亦被填没。
据当地群众提供,在市三中校园西侧,原是刘氏家祠一部分,有人发现一块诸葛井的石井盖,并有一口被垃圾与泥土填没的废井。这口废井可能是诸葛井。
益阳市区现有两口古老的诸葛井,一口在资江北岸城内东兴贤街(五马坊)的曹氏宗祠内,井深数丈,口小腹大,井口圆形石砌,水清如镜。另一口则是在资江南岸的铁铺岭山上,位于湘中锅厂的境内,益阳十景之九的“甘垒夜月”的附近。此井则方如斗(上大下小),三面茅坎相围,井水清甜,有如甘泉。
这南北一方一圆的两口井为何叫诸葛井?这个问题又引出两个问题;
1.此井是否为诸葛亮所砌,诸葛亮是否到过益阳。
2.诸葛亮为何要砌这样的井,此井的作用和目的是什么?
千百年来,围着这两口井的猜测和推论传说至少不下三种,但前提都是肯定为诸葛亮所砌,即诸葛亮来过益阳;
诸葛井的由来
真实的诸葛井
但这两口井为什么叫诸葛井呢?这里,只有结合我对三国历史人物的考查和对益阳本土文化的理解来作逻辑组合分析了;
应该承认,这两口井是和诸葛亮有关系的,一个空穴来风是不会流传和支撑千余年的,况且,结合历史资料考查,诸葛亮是来过益阳,至少是路过益阳的,并且应该是多次路过。考察诸葛亮的时间年代表,有这样的记载;建安16年(公元211), 31岁, 诸葛亮与关羽、张飞、赵云镇守荆州。建安17年(公元212), 32岁, 诸葛亮与刘备会关羽于长沙。这一点,我们在《三国演义》中也能看到,诸葛亮就是在长沙定魏延脑后生有反骨的,那么,也就是说,诸葛亮在赤壁之战结束后,也就在在公元211年----212年之间来过益阳,或者是荆州和长沙往返之间路过益阳,甚至还驻扎在益阳。
但这两口井是怎么来的呢?这就要结合益阳的具体地理情况来进行分析研究了;益阳,古时又称梅山,具体讲,井的所在地就是“下梅”,即到处都是产梅的山,而梅子又是古代重要的军事战略物质,青梅煮酒,为部队壮行色和奖赏。白梅制作成盐梅子给马含,夜袭时防止打响鼻。红、黄梅则制作成乌梅为伤兵逍炎生肌。梅既然有如此重要的作用,诸葛亮的后勤工作自然是不会放过的,我想,他一定在益阳境内设置了许多收购点,并且采取了就地加工的方式,这也是水果这种易烂产品加工的一般常识。
那么,这两口井考查其形状和水清与水甜后的作用也就出来了;城内东兴贤街(今之五马坊)的曹氏宗祠内的那口圆井,应该是为煮酒提供水源的。而资江南岸的铁铺岭山上,在湘中锅厂的境内的那口方如斗的井(其状实际上是一个水池),应该是制作盐梅或乌梅时浸泡淹制梅子用的。产品在这两口井附近加工好后,直接从这里发货到荆州或长沙,益阳自古就是荆湘的必经途径。至于这两口井都叫“诸葛井”,道理就更简单了,那是因为这两口井都是诸葛亮亲自考察地形和水质而确定下来的。
至于在资江南岸的铁铺岭山上、在湘中锅厂的境内的那口方如斗的井,三年之后被甘宁的驻军所占领,是否甘宁的部队又重新挖掘使其出了水,这倒与诸葛井的第一种传说吻合,只是时间和人物没确切罢了。
当然,这也只是我们前所能掌握的资料作出的推测,至于这两口井是否还有更深和更难解的谜,这就只有留给国内三国研究爱好者们去研究了,诸葛井是诸葛亮留在益阳的文化遗产,但它更是历史留给中国的文化遗产。
千百年来,这两口井一直在益阳人的悉心照料和保护之下,围绕着这两口诸葛井,产生出许多故事和传说,在明清时期,读书的学子更是把它视为“聪明泉”和“启蒙水”,相传儿童启蒙和秀才赶考,都要事先来诸葛井祈祷求水以获取和补充智慧,诚然,诸葛井的水是否有增强智慧的功能,这似乎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但此风一直延伸数百年,至少说明有一定的心理作用,况这种求知好学、增强智慧的愿望本身就是积极上进的,因此,这种说法也不能说没有道理。但也正因为有这种功用的传说,在解放前,曾一度被曹氏大地主霸占,当地老百姓取水,还要收取一定的费用。解放后,这口井回到益阳人民的手中,取水自然也就没有费用了,但在文革初期“破四旧”时,因该井迷信色彩较重,被封存。该井还在曹氏宗祠内封存,如果让它重见天日,应该还是一处旅游景点。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28 14:54
目录
概述
成都井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