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发突变是指采用人为措施诱导生物体的表型或者遗传基因信息产生变异,常用于功能基因的发掘、作物种质资源的改良以及优良新品种的培育。根据采取措施的不同,诱发突变可以分为物理诱变、化学诱变、航天诱变、生物诱变等。
基因突变在生物界中是普遍存在的。无论是低等生物,还是高等地动植物以及人,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在
自然界的物种中广泛存在。
无线电波、微波、光波、紫外线、X射线以及γ射线都属于电磁辐射。在早期的植物突变研究中,X射线被广泛用作辐射源,并成功培育出一大批有利用价值的新材料。目前,γ射线是最为普遍的物理诱变辐射手段。
粒子辐射源包括α粒子、β粒子、中子、质子、电子以及离子束等。其中,高能离子束由于具有高的传能线密度(LET)和尖锐的Bragg峰,能够诱导产生较高的突变频率以及更广的突变谱,因此在诱变育种研究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诱发突变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有益变异的频率还比较低,需要较大的变异后代群体进行选择。因此,提高突变效率、建立高效的突变筛选体系是当前研究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