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哲学
奥托·叶斯柏森的创作的语言学著作
《语法哲学》是丹麦语言学家奥托·叶斯柏森的创作的语言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924年。
内容简介
《语法哲学》讨论了普通语言学的一系列问题,特别是语法理论问题,阐述了逻辑范畴和语法范畴的相互关系问题。全书共25章。第1—3章,论述了语言学的一般理论问题;第4—6章,论述了词类;第7章,论述了的“三品说”,即把词分为首品、次品和末品;第8—10章,论述了“连接”和“系联”的理论;第11—12章,讨论了主语、谓语和宾语;第13—23章,分别论述了格、数、人称、性、级、时、式等语法范畴,论证了语法范畴与概念范畴之间的关系;第24章,专门研究了否定的问题;第25章,探讨了心理学、逻辑学和语言史对语法科学的作用。全书从人类杜会的实际活动中研究人类的语言活动,深刻论证了语言学的基本原理以及语言学与逻辑学、心理学、历史学等学科的关系。
作品目录
作品思想
《语法哲学》主要探讨逻辑范畴和语法范畴及其相互关系。作者在分析大量的多方面的材料的基础上,探讨了普通语言学的一系列问题,特别是语法理论问题,在逻辑范畴与语法范畴:的相互关系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语法哲学》全书共25章。在头三章,叶斯柏森谈到了一些语言学的一般理论问题。关于语言的本质,他说:“语言的本质是人类的活动,是一个人旨在把他的思想传达给另一个的活动,也是后者旨在理解前者的思想的活动。”从这个观点出发,他十分重视交际的双方,重视交际中的活的言语。他对语言现象的历时性和共时性的认识同索绪尔相似,但更重视的是共时现象的描写。在他的共时结构的语法体系中,历时性质的大量材料被有效地用在那些有助于更完整更全面地阐明语法现象的地方,而这两个平面又从来不混淆在一起。他提出语法研究和语法描写的新分类法,主张语法应分两步来叙述:头一步从形式到意义,第二步从意义到形式,他称前者为“形态学”,后者为“句法学”,名称虽与传统的二分法一致,内容却大不相同。
在逻辑与语法的关系问题上,他反对那种把语法看成逻辑范畴,因而承认存在“普遍语法”的看法。他列举了各种语言之间无可辩驳的区别之后说:“逻辑的基础并不像现实语言的句法的全部领域那么广阔。”他不承认有普遍语法,但认为存在一种在语言外部、不依赖于各种现存语言的多少有些偶然的事实的范畴。他把这些范畴称为“概念范畴”,认为“语法学家的任务在于,在每一个具体的场合弄清楚存在于概念范畴和句法范畴之间的关系。”叶斯柏森认为词不是标志个别事物的,词标志的是所有具有大量共同特征的事物中抽象出来的一般物。他给词下的定义是词是语言的单位,而不是语音的单位,也不是表意的单位。第七章提出了他的“三品说”。这一理论最早他是在《现代英语语法》中提出来的。他根据词在句中的地位把它们分为首品、次品和末品,并指出了词类和词品之间的大致的对应关系,还把“三品”的概念扩展到词组和从句上去。关于“连接”和“系联”的理论也是叶斯柏森语法体系的基石之一。”连接”是一种限制或修饰的关系,它表示的是一个单一的概念,而“系联”是一种主谓关系,它联接两个相互独立的概念。系联中的次品总是把某种新的东西带到这种联结中。系联的次品不仅可以由动词充当,也可以由其他谓语性的词充当。独立的系联就是一个句子。系联也可以作句子的成分。在讨论“主语”和“谓语”时,他主张保留这些传统术语,”可是把它们的用途限制在每人都知道它们传达什么的范围内,也就是说,把主语谓语完全用在语法的主谓语意义上。”他反对通常认为宾语是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承受者的看法,认为宾语的意义随动词的变化而变化。关于句子的定义,他反对纯粹从逻辑、心理角度来考虑,因此他的定义与以往的三分法(主词+系词+述词)、二分法(主语+谓语)都不同。他把句子分成三类:(1)非结合句(独词句);(2)半结合句;(3)结合句。可见他对句子的理解主要是从功能着眼的。在“结语”中叶斯柏森谈到心理学、逻辑学和语言史对语法科学的作用,表明了他对同语法科学有关的其它学科的期望和自己广阔的视野。
作品影响
叶斯柏森在《语法哲学》中的理论探索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使传统的规范语法向现代的描写语法转变的重要一步。作者努力冲破传统逻辑的束缚,从语言本身及其交际功能出发研究语法。他从现代英语的实际出发提出“三品说”,使语言理论成为概括语言事实的工具,而不是让语言事实去迁就语法的教条。这种尊重语盲事实的语法研究方法,正是现代描写语言学的特点。叶斯柏森是最先使用SVO三个字母代表“主动宾”的,也是最早在著作中系统地使用“1.1”来代“节”,这些在当下的语言学著作中几乎已成定规。该书对20世纪30、40年代陆志韦、吕叔湘王力等一批中国语言学家从理论上思考汉语语法自身的特点产生巨大影响,《中国文法要略》《中国现代语法》《中国语法理论》郡采用了“三品说”。《中国语法理论》认为“三品说”“对于英语语法的贡献很大,对于汉语语法的贡献更大”。
作品评价
中国现代作家朱自清在《中国现代语法》序中称赞叶斯柏森的“《英语语法》和《语法哲学》都是革命的巨著。”
作者简介
奥托·叶斯柏森,是19世纪到20世纪间的语言学家,青年时代在哥本哈根大学攻读法语、英语和拉丁语,1887年获得硕士学位。后得力于斯维特的指导,1891年获博士学位。1893年到1925年任哥本哈根大学英语教授,1920年到1925年任该校校长。他自青年时代就对语音学发生兴趣,1897年出版《语音学》,为该领域名作之一。后来又改革丹麦的英语教学法,1895年编写的英语教材很受欢迎,竟连续出了19版。1922年出版《语言:它的性质、发展和起源》,1937年出版《分析句法》,1949年出齐写作了40年的《近代英语语法》。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8 21:48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作品目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