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明文学院
中华民国时期至新中国成立初期存在于上海的私立大学
私立诚明文学院,原名正风文科大学,创办于1928年9月,1929年改名为正风文学院。1932年9月经“教育部”核准立案。1940年9月改名为诚明文学院。校址自创办初至1949年止,十易其址。1941年12月,学校内迁到江西省上饶赵家乡。1949年搬回上海交通路1993号原址。
办学历史
民国15年,江苏省长韩国钧、民政厅长胡朴安、《新闻报》秘书王蕴章(王西神)等在江苏上海(今上海市)南市老西门大吉路创办正风中学。
民国17年,改为正风文科大学,迁至沪西极司非而路(今万航渡路)。
民国18年,迁至胶州路1号,改名正风文学院。院长王蕴章。民国21年教育部批准立案。
民国22年,在交通路1933号建造校舍,翌年迁入。
民国26年,沪战爆发,学院迁至爱文义路(今北京西路)。民国27年9月又迁大通路。
民国27年起,由蒋维乔任院长。
民国28年,暂租江西路451号大厦为临时院址。
民国29年,改名诚明文学院。
民国32年4月,内迁至江西省上饶市赵家乡南岩学园。沪院继续上课,为对付敌伪干扰、迫害,一度对外改称成民文商学院,以资掩护。
民国34年,抗战胜利后赣沪两院会合,统一诚明文学院原名。因交通路原校舍被占无法收回,乃设临时院址于北京东路266号中一大楼和南市民国路(今人民路)565号。
1951年8月,诚明文学院、上海法学院上海法政学院、新中国法商学院、新中国学院、光夏商业专科学校6所私立高等院校合并成立私立上海学院。
1952年,院系调整,有关系科分别并入复旦大学、上海财政经济学院等校,上海学院停办。诚明文学院结束后,人民路校舍改办私立诚明业余学校。
1956年,私立诚明业余学校改为市立,称上海市建浦中学。原诚明文学院教务长郑国让任校长。
学院分类
学院先后设有中国语言文学系、教育学系、外国语言文学系、商学系4个系,国学、商学2个专修科,每系开课50多门。1949年国学专修科、商学专修科分别改为国文、会计专修科。1950年9月增设合作专修科。修业年限本科4年,专科2年。
最新修订时间:2025-02-20 08:08
目录
概述
办学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