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牌[1],也称为
词格,是填词用的曲调名。所以叫词牌也叫词典。词典,兴于
元初,【清】
李渔著《
闲情偶寄》所述,唐则诗人济济,宋有文士跄跄。词最初是伴曲而唱的,曲子都有一定的
旋律、节奏。这些旋律、节奏的总和就是
词调。词与调之间,或按词制调,或依调
填词,曲调即称为词牌,其通常
根据词的内容而定。宋后,词经过不断的发展产生变化,主要是根据曲调来填词,词牌与词的内容并不相关。当词完全脱离曲之后,词牌便仅作为文字、音韵结构的一种定式。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例如《沁园春 雪》这首词,“
沁园春”是词牌,“雪”是词的标题。《卜算子 咏梅》这首词,“
卜算子”是词牌名,“咏梅”是词的标题。词牌通常也决定词的
平仄。
《
忆江南》本名《
望江南》,又名《
谢秋娘》,但因
白居易有一首咏“江南好”的词,最后一句是“能不忆江南?”,所以词牌又叫《
忆江南》。
《
踏歌词》咏的是舞蹈,《舞马词》咏的是舞马,《
欸乃曲》咏的是泛舟,《
渔歌子》咏的是打渔,《
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
抛球乐》咏的是抛绣球,《
更漏子》咏的是夜。这种情况是最普遍的。凡是词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说,词牌同时也是词题,不另有题目了。但是,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词牌之外还有词题。一般是在词牌下面用较小的字注出词题。在这种情况下,词题和词牌不发生任何关系。一首《
浪淘沙》可以完全不讲到浪,也不讲到沙;一首《
忆江南》也可以完全不讲到江南,这样,词牌只不过是词谱的代号罢了,例如《菩萨蛮》不代表什么,只是词谱的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