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
刘熙的《
释名》是声训的专著,但是往往牵强附会,例如他解释干支,说:“子,孳也,阳气始萌,孳生于下也。……丑,纽也,寒气自屈纽也。……寅,演也,演生物也。卯,冒也,载冒土而出也。”(《释天》)
赫拉克利特(约公元前540~约前480)认为事物与它的名称有自然的联系,
德谟克利特(约公元前460~前370)则认为事物的名称是约定俗成的。
这在古代是不可能的。在现代也只对部分语言才能进行。词源学是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一部分,但是在18世纪以前,欧洲人相信基督教《圣经》,误以为希伯来语是欧洲一切语言的始祖。因此不可能找出近代欧洲诸语言的真正起源,更不能认识现代欧洲诸语言的词的真正来源。
根据可靠的资料考察词源,在中国早已有人做过。例如汉代
许慎的《说文解字》 (1 00)根据下述汉字的偏旁“糹”等资料推论,古汉语中有许多颜色词原来是专指布匹颜色的,如:“绀,帛深青扬赤色。”
段玉裁在《
说文解字注》中根据《文选注》,指出“深青”二字后应有“而”字,他还指出这儿的扬字应为“阳”字。“缁,帛黑色也。”“绿,帛青
黄色也。”“红,帛赤白色。”“紫,帛青赤也。”但是那时许慎不可能有
亲属语言的概念,当然不可能追溯出这些词更古老的起源。
18世纪初丹麦语言学家R.K.
拉斯克和德国语言学家F.博普最早指出,现代英语、法语、德语、
丹麦语、
冰岛语、俄语、
意大利语和古代
拉丁语、
希腊语乃至更古的梵语都同出一源。
从此以后,欧洲的
历史比较语言学便勃然而兴。他们根据近代和古代印欧系语言的知识,构拟
原始印欧语的语音。例如表达数字“十”这个意义的词,在梵语是da┎a,在拉丁语是decem,在德语是zehn,在英语是ten,这些学者根据这些词和
印欧语中的其他语言表示“十”的词构拟出原始印欧语词dekm。 这里的星号表示后面的形式只是一种假设,并不是确凿可靠的。
流俗词源 从不熟悉的词联想起一些语音相近的熟悉的词,误以为后者是前者的词源,例如以为 Welsh rarebit(涂在面包上的溶化干酪)原是Welsh rabbit(威尔斯兔),以为 asparagus(
天门冬属)原是 sparrow grass(麻雀草)。这种错误的猜想,称为流俗词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