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有些词有前附加成分,类似“哥”前加“阿”成为“阿哥”。它们本身没有词汇意义,只是表示词性。这种前附加成分,语法学界将其称为词头(
前缀)。
古代汉语里,这种词头有“有”,加在一些国族名前。如:“夏”前加“有”成为复音词“有夏”,“虞”前加“有”成为“有虞”。《尚书·召诰》:“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此外还有“有扈”“有莘氏”“有周”等(庄子“禹攻有扈”)。这些专有名词加上词头之後,就由单音词变成复音词。
朝廷命词臣撰拟诏敕时的摘由或提要。 唐
白居易《
中书寓直》诗:“病对词头惭彩笔,老看镜面愧华簪。” 宋
费衮《梁溪漫志·学士不草诏》:“ 唐 制惟给事中得封驳,本朝 富郑公在西掖封还遂国夫 词头,自是舍人遂皆得封缴。”宋·朱弁《曲洧旧闻》卷七:“吕惠卿之讁也,词头始下刘贡父。当草制,东坡呼曰:‘贡父平生作刽子,今日才斩人也。’”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余以翰林,改官江 南,一时送行诗甚多,其佳者如: 刘文定公 纶 时官编修,诗云:‘ 弱水神仙少定居,词头草罢领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