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不咧》的作者与时间无从考证,最早能见到的记载是20世纪30年代末
张寿臣逗哏、
侯一尘捧哏的版本。
《论捧逗》原名《八不咧》,因为“八”在春典中叫“张”,这段俗称也叫“张咧子”,原始版本的《八不咧》运用的语言多具市俗特色。虽然有时表现得淋漓尽致,但也有时又显得有些粗俗,甚至还有某些在伦理上找哏之嫌,使它难登“大雅之堂”,所以建国后在大型场合较少演出。20世纪50年代后期,天津市曲艺团相声名家
苏文茂、
朱相臣和该团编导人员纪希共同对其进行整理,易名《论捧逗》,成为该团整理传统相声的代表作之一。
《论捧逗》是一出对捧逗配合要求很高的传统相声。要求演员默契、功力、台缘一个都不能少。在这段相声中,逗哏的甲和捧哏的乙都强调自己在相声表演中的地位重要而贬低对方。二人争执起来后,在通过实际表演中,双方都有故意难为对方的现象,所以很难说哪一方代表正确的看法,它的主题和倾向都不是很明显的,但塑造了两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是一段趣味性、技巧性较强,而蕴含着一定积极含义的传统相声。
所谓趣味性,是指甲乙双方都能想出让人难以预料的办法,使对方处于尴尬,呈现窘态,而双方又都把责任推给对方,使人看到俩人是在狡猾中斗智谋,在尖刻中显机辩。表现了一种不正确的合作关系。虽然乙有时在表面上让甲几分,但又暗中设置层层障碍。甲虽然能随机应变,但又免不了陷入乙所布的迷阵而不能自圆其说。两人各不相让。旗鼓相当,让人听着觉得可笑,而且笑的合理,笑的酣畅,这就是这段相声的艺术魅力所在。
所谓技巧性,是指俩人语言犬齿交错,你有来言、我有去语,在各不相让中,展示了相声表演的各种技巧。如两人配合中的顶、刨、撞、盖及各种表情和动作:捧哏方面惯用的手法:蹬、谝、踹、卖,特别是甲在试探性地描绘乙弟弟的相貌时,则又是迟、疾、顿、错等技巧的充分运用。这是一段声音与相貌结合,内心与表情配合很严谨的相声。
蕴含着一定的积极含义”,是说这段相声虽然从表面上看是表现了甲乙两人不正确合作所带来的后果,暗示必须互相配合才能说好相声,同时又反映了同行之间竞能不惜破坏演出效果来拾高自己而贬低别人的恶劣作风,也是对现实生活现象的一种揭示。
《论捧逗》是传统相声中“争辩活”的一段具有代表性的节目。由于此类相声作品中,大部分演员进行表演的时候,逗哏演员与捧哏演员的份量差不多,而不像其他相声作品以逗哏表演为主,因此也叫做子母哏。历代演员均演过此段节目,当代许多演员也都演出过,过去在相声场子中久演不衰,也是过去相声界授徒传艺的必学节目之一。
关于捧哏与逗哏的关系。一般不太了解相声的人,把逗哏看得非常重要,而捧哏则往往被忽视,就象这段相声里讲的,捧哏的不过是聋子的耳朵——配搭儿。老艺人们都很重视“捧”,认为说相声“七分捧,三分逗”,可见捧哏的重要性。捧哏对表演效果影响很大,捧哏讲究“蹬”“路”“说”“卖”,还有“迟”“急”“顿”“挫”。《论捧逗》这个段子,表面上看,似乎捧限是不够逗哏的料儿,所以才逗不起来。实际上,恰恰相反,它是通过这样的位置转变,来证明捧哏的重要一一观众没反映,正是因为捧得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