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是俄国政治家
格奥尔基·瓦连廷诺维奇·普列汉诺夫编著的哲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898年。
内容简介
《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分为八节,在该书中,普列汉诺夫运用和发挥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评述了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和史学家对它们的争论,论证了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他从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历史发展的根本原理出发,批判了民粹派的唯心主义英雄史观,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运动的主体;同时,批判了抹煞个人作用的历史宿命论,着重分析了个人在历史上的积极作用。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19世纪80—90年代,俄国自由民粹主义派别大肆鼓吹人类历史是个别英雄人物创造的,因而只要刺杀几个领袖人物,就可以改变历史的发展方向,主张采用个人恐怖手段,拒绝在广大农民和工人中进行群众性的革命工作。普列汉诺夫为了批判民粹派的英雄史观、偶然论、机械论和宿命论等错误观点,从而写作了《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
作品思想
普列汉诺夫指出,正确理解自由与必然的关系是解决个人在历史上的的作用问题的理论前提和基础。因为,任何个人要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实现自身的价值,一方面从主观上讲就要解决意志自由的问题,如果—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不是有意识有目的自由自觉的活动者,而完全是一个被动的木偶,他就根本无所作为;另一方面从客观上讲,人的活动还面临着如何对待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问题,任何一个人再社会生活的活动都要受到历史必然性的制约,不可能为所欲为;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历史必然性的趋势,就会迷失发挥作用的努力方向,在自由与必然的关系问题上,主观主义者无条件地夸大意志自由,机械论者则把必然性看作是人无能为力的神秘的力量,两者都陷入了两个相反的极端,都是错误的,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才科学地揭示自由与必然的辩证统一的关系。
普列汉诺夫根据自由与必然的辩证关系解决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时,首先划清了自然界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两类客观必然性的区别。这两类规律均具有客观必然性,但它们的表现形式是不相同的。自然界发展的规律性完全是自发的形式,如天体的运行、四季的更替,都是自然而然的现象,不需要人的活动加入。人的意向和活动与自然现象的发展和变化之间没有因果联系。但是,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在发生作用时,是必须借助人的自觉活动来实现的,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活动同社会历史现象的发展和变化有着因果联系,人的意向和活动是造成社会现实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链条上的不可缺少的环节。没有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任何必然的社会历史变化都不会自行发生。同时,普列汉诺夫还指出,人们在历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意志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凭空产生的,它是经济必然性的产物。自由必然的统一,就存在于客观现实的本性之中。他指出,因为,从意志自由所包含的具体内容来看,无非是对现存社会关系的日益觉醒的意识,以及随着这种意识而产生的保护或改变现存社会关系的意志。所以说,意志自由是由经济发展的进程引起的,是作为经济必然性的后果出现的。此外,普列汉诺夫还特别强调,自由作为必然的产物并受到必然性的制约,但是,自由对必然的意义并不是消极的,它是建立在对必然性的认识和利用之上的,是积极作用于必然性的。
普列汉诺夫认为,正确理解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是合理地确定个人在历史上发挥作用的根本原则和机制。他指出,在社会历史发展的重大事变中,偶然现象及著名人物的个人特点,其表现要比深藏的必然原因显著得多。因此,主观社会学派就借以完全否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夸大偶然因素和著名人物个人特点的作用,认为它们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原因。机械论者在反对主观社会学的错误观点中,走向了另一种极端、只强调一原因和事变的必然性,完全否认偶然现象的存在,抹杀了历史人物个人特点的意义。普列汉诺夫为了克服这两种片面性观点,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证了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批判了被资产阶级哲学家把这个问题搞得混乱不堪的种种观点。
普列汉诺夫认为,偶然性发生作用的契机并不是不可捉摸的、神秘莫测的,它是一种相对性的东西,它只会是在诸必然过程的交叉点上出现,人们是可以对它作精确考察的;偶然性因素的作用,从实质上说是必然性的必要补充和特殊表现形式,它只有在必然性所许可的限度内才能发挥出来。所以,偶然性因素的作用,只能改变各个事变的单个外貌以及各个事变的某些局部后果,而最终无法改变它的一般方向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但是,它却不是可有可无,以致成为可以忽视不计的东西。因此,普列汉诺夫认为,在历史发展必然性所限定的条件下,谁想充分发挥自己的个人作用,谁就应当从各方面加强自己的能力,使自己在主观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个人特点更适合客观的要求。
普列汉诺夫在着重探讨评价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问题时,深入阐明了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与社会条件的关系问题。他指出,凡是在人类历史上成为社会力量的历史人物,都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他们的出现是由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他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既有生产力这个终极的一般原因发生作用,还有民族的特定历史环境和社会活动家个人特点等偶然原因在起作用。因此,只有抓住生产力这个一般的终极原因,才能理清各种原因之间的内部联系,才能对杰出人物个人特点所起的历史作用作出科学的评价和说明。他指出,杰出人物的伟大,并不因为他的个人特点使各个伟大历史事变具有个别的外貌,而是因为他自己所具备的特性使他自己能致力于当时在一般和特殊原因影响下所发生的伟大社会需要。伟人确实是发起人,因为他的见识要比别人的远些,他的愿望要比别人的强烈些。他把先前的社会理性发展进程所提出的紧急科学任务拿来加以解决;他把先前社会关系发展过程所引起的新的社会需要指明出来;他担负起满足这种需要的发起责任。同时,普列汉诺夫还指出,在评价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时,要摆正杰出人物和广大群众的关系,不要把他们的关系对立起来,不要像民粹派那样,把千百万生产者看作是没有任何创造性的芸芸众生,而把自己看作是能够任意摆布群众的神奇人物。他认为,任何个人,即使最杰出的个人,都应该永远保持同广大群众的血肉联系,看成是群众的组成部分,是群众的一员,只有如此,才能有所作为,起到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
作品影响
1963年,《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与《论一元论历史观之发展》《
没有地址的信》一起,被列入中国党中央确定的三十本干部必读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之中。
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近半个世纪,即使极“左”思潮泛滥,对普列汉诺夫政治上大张挞伐,苏联、东欧和中国也仍然一直把《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列为干部和大专院校文科学生必读的共产主义教材。
作品评价
中国普列汉诺夫研究家王荫庭:《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是普列汉诺夫从理论上总结自己在19世纪80—90年代进行的反对民粹主义者和无政主义者策略思想斗争的又一传世佳作。这是在此之前马克思主义文献中对这个问题最全面、最完整的分析,也是唯一的专论。其后一个多世纪,人们相继发表了不少这方面的著作,在某些具体的问题上,也确实有许多进展,但整个看来,或者说,从一般原理的高度来看,实质上并未取得重大突破。至于思想之精辟,史料之丰富,论述之透彻,语言之洗练,以及风格之卓异,在同一主题的论著中,这篇篇幅不大的名作是无与伦比的。
出版信息
1898年,普列汉诺夫以基尔桑诺夫的笔名在彼得堡出版的俄文科学和社会政治刊物《科学评论》杂志第3、4期上发表了《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后来该文被收入于1905年、1906年和1908年出版了3版的《二十年间》文集,并收入《普列汉诺夫全集》第8卷中。该书在中国解放前有唯真的译本《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中国解放后,唯真的译本重版,并被收入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1年出版的《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2卷。后又由三联书店多次重印。
作者简介
格奥尔基·瓦连廷诺维奇·普列汉诺夫(1856—1918),俄国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后成为修正主义者,孟什维克领袖之一。普列汉诺夫为小贵族家庭出身,曾就读于陆军中学。1876年参加民粹派的“叛逆者”小组。1880年因受沙皇政府追究而逃亡国外。1882年翻译出版《共产党宣言》,1883年组织俄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团体——劳动解放社。1903年后,反对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彻底背叛马克思主义。普列汉诺夫的主要著作有《社会主义与政治斗争》《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