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浩
明代作家
许浩(生卒年不详),字复斋(另说字克大,号复斋),余姚人,约明孝宗弘治初前后在世,明代史学家。著有《宋史阐幽》《元史阐幽》《复斋日记》等。
人物生平
许浩字复斋,余姚人。另说字克大,号复斋,浙江余姚人。生卒年不详,约卒于弘治后期。
余姚许氏是一个士大夫家族。“吾姚许氏多闳览博雅君子,默庵先生以礼魁南官,蜚声翰苑,剔历中外。其兄及子若侄,竟以科第蝉职,作人弘化,一时勋业文章,为海内传播,号称世美。”许浩少时随父亲许齿靖即默庵先生读书京师。
钱如京《元史阐幽序》称:“吾师复斋先生幼从先君子齿靖府君读书京师,文名已著。”丘濬《宋史阐幽叙》称:“承家学渊源,后生有异质,读书过目辄成诵,弱冠举笔成文,落纸数千言立就,虽老师宿儒,靡不为之惊谔。且也沉酣六籍,综揽百家,出其衷所程量,提衡进退,不减班马。”然命运不济,多年科考皆不顺。有《复斋日记》(“涵芬楼秘籍”本)二卷,记明初以来朝野事迹。
许浩“年逾五十,始升胄监”,以贡生入太学。在太学中,他受到了祭酒丘濬的赏识,“见其文,惊异,言于阁老博陵刘先生”,博陵刘先生即刘吉。丘濬还将许氏延聘到家中,做他儿子的家庭教师。丘濬“雅重其品,若有夙愿,与为衿契者”。因丘濬的推荐,许氏结识了一些公卿大臣。丘濬“特表其文,为六馆模范。盖缁衣之好,自不能已。时与之参对商榷,订正经史。每发一辨,置一评,确然情与时会,机与局符。
旌未耀之沉芬,摘停逃之隐匿,言言投合,触耳琳琅”。成化年间,丘濬正忙于《续纲目》与《世史正纲》的编纂,许浩成为他可以讨论的朋友。“凡(丘)文庄笔削《宋元纲目》,博士公(许浩)之裁定居多。”因参考讨论,许浩形成了自己对宋朝历史的看法。丘濬也说:“若《阐幽》一书,正偕余读宋元史时所汇笔而成者。”《宋史阐幽》署“许浩撰,丘濬定”,正说明此书体现了他们合作精神,是共同成果。
后来许浩要求给个官做,丘濬推荐他做了安徽桐城县的儒学训导(另说为以贡生身份担任桐城县教谕一职),时约为弘治初年。到桐城后,许氏将在丘濬家所作的宋代历史笔记汇编成册,称为《宋史阐幽》。弘治八年(1495),许浩《宋史阐幽》由其弟刊刻于昆山学舍,今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宋史阐幽》成稿以后,接着做《元史阐幽》。“予来桐城,录出旧所为《宋史阐幽》。既成帙,因取《元史》阅之,亦欲为论,而心窃鄙其事,欲作而止者数四。既念其事多,或可以为戒,而其间有彼善于此者亦或法,不可以尽弃也。
方论评之,而克深弟梓予《宋史阐幽》于昆山学舍,寓书请日:‘宋史有阐幽,元史之阐幽不当阙乎。学官应暇,幸复置意,以开我后人也。’予窃感之,不能自已,因取《元史》所载可以为法若可以为戒者,著为之论,凡五十二条,便付克深,俾附于《宋史阐幽》后,总名日《宋元史阐幽》。”许浩《元史阐幽》自序写作时间,署“弘治壬子春三月既望”。
弘治壬子即弘治五年(1492),这个时间似有一点疑问,因为序中明确言《元史阐幽》成于《宋史阐幽》刊刻后,而《宋史阐幽》是弘治八年刊刻的。许克深想刊刻《元史阐幽》,因病未果,临终前将此事委托给许浩学生钱如京。弘治十七年,《元史阐幽》由钱如京刊刻于世。
在桐城期间,许浩曾襄助知县陈勉编修首部《桐城县志》。工作、著述之余,犹钟情桐城山水,曾赞誉桐城县桐梓山“桐梓晴岚”的景致,使之终成古桐城八景之一景。
与许浩同名的,还有同时期的另一位作家,其撰有《通鉴纲目前编》。
人物评价
谢迁:元人非我族类,姓名异常,类难记忆,且无甚可观,人多忽易,鲜或言之。先生独加考究,而凡善恶之实之隐微者皆阐明之,以备一代之史,以与前史并传,其于史学非小补也。
钱如京称《宋史阐幽》:词严义正,褒贬得当,殆欲与致堂《管见》方驾,人共传诵。
钱龙锡:凡所以剖决是非,指斥邪正,凛如秋霜,于以扶公道,正人心,行将与史书共垂千古。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①《宋史阐幽》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是编因与邱濬读《宋史》而作,其是非皆不谬於圣贤。然特举古来论定之说,敷衍成篇。如司马光诸人为君子,蔡京诸人为小人,亦何待於浩而始知之乎?②《元史阐幽》一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明许浩撰。大抵皆取《续纲目》所书而论断之,凡五十二条,持论虽正,而亦不免於偏驳。
个人作品
许浩的史学著述有:《宋史阐幽》一卷,《元史阐幽》一卷,《复斋日记》二卷。(《复斋日记》见)
此外,许浩还有诗作传世,如《七绝·咏桐城八景》《五古·西峡山》《五古·题会圣岩》《七律·浮山华岩寺》《七绝·石屋胜迹》《七律·桐城怀古》等。
参考资料
许浩与龙眠山水.桐城新闻网.2016-08-05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31 18:49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