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越调剧团
成立于1960年的剧团
许昌越调团始建于1960年,由襄城县越调剧团和周口红光越调剧团组建而成,原名许昌地区越调剧团,区划调整后更名为许昌市越调剧团。
历史发展
越调为中国地方戏曲声腔分类平、背、侧、月之一的“月调”,后通假为“越调”。生成于清代乾隆年间禹州西部。它是河南梆子的母体。越调原来全为男演员,唱C调或D调。民国二年(1913年),第一代越调皇后李桂红在襄城县七班戏越调班(许昌市越调剧团前身)登台演出《火焚绣楼》、《借闺女》,一举成名。因女演员嗓音高,许昌一带的越调改唱F调。在对戏时,甚至唱#F或G调。后来南阳也有了女演员,才升为E调。根据北上南下的习俗,人们将许昌一带的越调称为“上路越调”,而将南阳一带的越调称为“下路越调”。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以越调泰斗张秀卿《天水关》中诸葛亮和第二代越调皇后毛爱莲《火焚绣楼》中洪美荣的演唱为标志,上路越调诞生了豪放派和婉约派。这是周口越调和许昌越调分野的渊源。1974年,许昌越调以袁秀莲《沙家浜》中沙奶奶的演唱为标志,诞生了刚柔相济派。
许昌越调第一个演出团体出现在清乾隆年间,即禹州衙门及马车场越调班。这也是越调史上最早的戏班。襄城县七班戏越调班建于清光绪年间,由襄城县七班(指衙门头皂、二皂、头快、二快、头壮、二壮、索夫)供戏,故称七班戏。从此以降,有据可查的越调社班,包括窝子班(科班)、龙虎班(亦称海神班、即农村业余剧团)、江湖班(亦称行戏班,即职业剧团)等,先后共存在过200余个。辛亥革命前后,越调戏班盛况空前。从其分布看,西南部比较密集,向北、向东则较稀疏。据一份不完全的统计资料,大致可以看出其分布范围和蔓延趋势:宝丰29个,叶县25个,舞阳19个,扶沟12个,临颍11个,鲁山10个,郾城7个,许昌、鄢陵各4个,西华1个。民国时期,许昌地域内出现的越调班社与日俱增。民国四年(1915年),舞阳县北舞渡的一个社班在越调史上首进省城开封。民国六年(1917年),杨小凤、盛文英夫妻办文凤班。民国九年(1920年),襄县王嘟噜出资办班,戏班演到漯河、襄樊、汉口等地。同年,叶县彭克俭出资供窝班,收徒30余人,杨小凤参演,声势大振。民国十六年(1927年),襄县成立下路调越调班石行戏。由石行同业公会供戏,每个石行捐石磨一盘,并添戏箱。主要演员有孙书德、刘秀荣、李明玉等。同年,许昌县张潘乡的张三余、张书监组建窝班,申凤梅于此学艺。同年,鄢陵刘庄组班,到外县、乡演出。同年,襄县张勋、赵小梅,长葛刘莲蓬到许昌组班。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刘莲蓬率班到郑州演出,成为越调史上第一个把越调戏演到郑州的女演员。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毛爱莲任班主组建戏班,申凤梅曾参与演出。三年后戏班正式命名为“兴爱剧社”,唱红河南。此外,年代不详的尚有:长葛同乐社,由工商界所办,著名演员刘莲蓬、张桂兰曾为该班主演。石固镇牛永班。鄢陵坡冯村班。禹县灶爷店班、方岗班、瓦店班、刘沟班、范坡班、顺店班、柳河班。新中国诞生前夕,解放军帮助成立了漯河胜利越调剧团。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又组建了一些新型的越调剧团,有周口市红光越调剧团(前身兴爱剧社)、襄城县人民剧团(前身七班戏)、襄城县工农剧团(前身石行戏)。后两个团1955年更名为襄城县越调一团、襄城县越调二团。1958年上述剧团转为地方国营。1959年,以襄城县越调一团为班底,抽调襄城县越调二团及周口市红光越调剧团部分演职员,组成许昌专区越调剧团(后为许昌地区越调剧团、许昌市越调剧团、许昌市戏曲艺术发展中心越调部)。1959年该团演出的《无佞府》“校场点兵”一场被拍为舞台纪录片,这是越调剧种第一次走上银幕。1960年该团演出的《无佞府》、《掉印》、《一串钥匙》、《一把铁锹》进京,这是越调剧种第一次赴首都演出,主要演员受到京剧大师梅兰芳的称赞。1964年该团演出的《卖箩筐》、《夫妻俩》被珠江电影制片厂拍为戏曲片,取名《山村新曲》,将越调这一地方剧种推向全国。1965年《斗书场》进京,主要演员受到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并合影。1981年《白奶奶醉酒》被长春电影制片厂拍为彩色戏曲片,并荣获长影小百花奖,这在越调史上亦属首次。在新时期,毛爱莲、袁秀莲、张勤、丁慧丽、王克、解群生等历任领导带领演职员负重开拓新局面。
许昌越调的剧目分传统剧目和创作剧目。据多方资料汇集、补充,越调现存传统剧目558部,其中商周69部,汉晋91部,隋唐123部,宋元108部,明77部,清29部,民国3部,朝代不明者58部。影响较大的传统剧目有《火焚绣楼》、《收姜维》、《无佞府》、《白奶奶醉酒》、《李双喜借粮》、《李天保吊孝》、《刮海》、《打金枝》、《三哭殿》、《诸葛亮吊孝》等。从来源划分,传统剧目分为正装戏和外装戏。正装戏是越调剧种的原有剧目,时代背景明确,故事来源有一定依据,多为具有正统意义的“袍带戏”,一般唱词少而白口多,台词文雅固定,词格韵律比较讲究。外装戏是从外剧种移植过来的剧目,朝代或有或无,情节题材多来自街谈巷议,多为反映世俗人情悲欢离合的“生活戏”,道白少而唱词多,唱词不固定,通俗易懂,宜唱易传。前者如《六国封相》、《荆轲剌秦》,后者如《火焚绣楼》、《李双喜借粮》、《招凤树》等。民国以前,正装戏所占比例较大;民国以后,随着女演员的大批涌现,并占据舞台中心,外装戏日益增加。从在越调剧种中的地位划分,传统剧目又分老十八本、小十八本和普通正装戏三类。老十八本是以黑脸、红脸为主角的架子戏,有《文王吃子》、《赵公明下山》、《梅伯炮烙》、《跑马》、《宣江会》、《跳坑》、《马武揭金砖》、《逼霸王》、《诸葛亮祭灯》、《临潼山》、《白袍访敬德》、《沙陀国》、《王彦章跑城》、《杨继业下南唐》、《两狼山》、《一捧雪》、《鸡鸣山》、《逼死煤山》等。小十八本以生旦为主,有《三结义》、《刮海》、《钓金龟》、《红书剑》(上下)、《白布店》(上下)、《苏三起解》、《游龟山》(上下)、《血手印》、《史孟学中状元》、《董洪私访》、《镔铁剑》、《困雪山》、《赶花船》、《抱灵牌》、《罗衫记》等。普通正装戏没有以上两类分量重,如《三哭殿》、《提寇》、《箭射花云》、《战洛阳》、《抱琵琶》、《铡郭松》、《大保国》、《长坂坡》、《芦花荡》等。学员刚进戏班学的戏叫基础戏,有《青龙山》、《五凤山》、《五遇路》、《砸当店》、《打金枝》、《过昭关》、《老包说媒》、《碧玉簪》等。建国后新编演的剧目有50多部。
许昌越调名家辈出。就人数而言,在《河南越调》收录的137位名伶新秀(演员)中,籍贯在原许昌专区或在此有活动的就有69人,占一半还多。从影响上看,在越调界声誉最高的女演员中,除第一位越调名伶李桂红外,在著名的“五宝贝”、“四小爱”、“三莲蓬”和“二梅”14个人中,籍贯在原许昌专区或在此有活动的有10位,占70%以上。马炎心、贾凤翔、王文亭编著的《许昌越调》一书收录著名演员63人,著名编导音美人员29人。
毛派艺术是许昌越调的灵魂。毛派艺术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改造剧本,去芜取精。二、塑造人物,各有不同。三、声腔艺术,空前绝后。声腔艺术是毛派艺术的核心。毛派声腔艺术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新蕊初成(9——11岁)。毛爱莲师从杨小凤、邢金奎,得其衣钵真传,在同辈中崭露头角。第二阶段:异花传粉(12——26岁)。毛爱莲大胆汲取豫剧、曲剧、道情、坠子、民歌中的艺术精华,将其融汇进越调唱腔中。第三阶段:艳极香浓(27——60岁)。毛爱莲运用唱腔刻画出迥然不同的人物形象,既灵活多变,又和谐统一。这是毛爱莲代表作多产期。第四阶段:晚荷更美(61——75岁)。唱腔更加沉稳老练。第五阶段:暮春奇花(76岁以后)。略带老年嗓音,演唱韵味依旧。毛爱莲对声腔艺术继承创新有五项基本原则:一是善于继承,二是固本求变,三是与时俱进,四是立足中原,五是紧贴剧情。毛爱莲善唱“乱弹”。她吸收河南坠子、太康道情、三弦书以及民歌、小调等姊妹艺术的元素;使用叠字、叠韵、数板、宾白短语、虚词衬字;不仅自由地在铜器调板类范围内转出转入,还与板眼形式相同的其他板类板式自由结合、出入往来,将“乱弹”与辅助板式如“慢板”、“流水”、“垛子”、“散板”、“一串铃”、“拉马调”等结合起来使用。在保持“乱弹”板式的基础上,调整节奏、旋律、调式,把握高低、长短、强弱、快慢、抑扬、收放,加垛加花,旋宫变调,并根据唱词的结构和人物情感的变化,加进大量的装饰音,妙趣横生,出神入化。毛派唱腔艺术有十个特点:甜、纯、轻、畅、清、巧、快、远、说、情。一、二是从音色音质方面谈的,三、四是从发音特点及技巧方面谈的,五至十是从除发音技巧之外的其他方面技巧来谈的。
2008年6月,许昌越调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9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毛爱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单。2003年1月,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袁秀莲、郭宝霞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单。毛爱莲先后收高雪棠、侯宝莲、徐琴、何兰英、张勤、党霞、石笑笑、丁慧丽、孙晓秋、岳菊英、李华、春慧霞、王桂玲、马云霞、史水灵、樊小涛、田磊、胡爱鸽、李改、丁红霞、程雪荣、徐爱峰、李宝霞为徒。由于种种原因,迄今为止,还没有公认的毛派二代掌门人出现。目前,大家对孙晓秋、春慧霞、徐爱峰等寄予厚望。袁秀莲收李华、徐慧敏、朱淼慧、闫东阁、单翠霞、李小红、张秋香、张丽军、梁平、刘秀梅、张文革、李保成(男)、张小花、许翠红、姜菊英为徒。李华有望成为袁派二代掌门人。在这一点上,许昌越调的毛派、袁派与周口越调的张派有所不同。申凤梅是张派二代掌门人,申小梅是三代掌门人,这是众所公认的。作为非遗保护措施,越调史论研究人员编著、出版了《越调皇后毛爱莲》、《毛爱莲》、《毛爱莲唱腔精选》、《许昌越调》、《袁秀莲》等书。
在姹紫嫣红的中华戏曲苑囿中,许昌越调是一朵盛开的奇葩。有党和政府的关怀,有许昌越调人的拼搏,有老百姓的支持,这朵鲜花必将播散出更加诱人的馨香!
荣誉
1977年10月,《赛刀之前》参加河南省优秀剧目展演。
1977年12月,《佳节迎亲人》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对台广播。
1979年10月,《赶集》参加河南省庆祝建国30周年献演。
1981年,《白奶奶醉酒》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为彩色戏曲片,并荣获“小百花”奖。
1984年6月,应河南电视台之邀,与著名电影演员唐国强合作拍摄电视剧《翁婿之间》。
1988年,在河南省首届艺术节上,《火焚绣楼》“盘门”一折获奖。
1988年,中国唱片社录制了《火焚绣楼》、《白奶奶醉酒》、《抱琵琶》、《绣画屏》等唱片,河南电视台录了选场。
1994年夏,河南电视台录制了《火焚绣楼》、《李双喜借粮》、《白奶奶醉酒》三部戏,黄河音像社出版发行了三部戏的录音带,并拍摄了艺术专辑片。
1998年10月,在河南省第七届戏剧大赛中,《狸猫换太子》获银牌奖。
2000年12月,在河南省第八届戏剧大赛中,马炎心编剧、张勤等主演的《简帖恨》获银牌奖。剧目被评为河南省“五个一工程”奖。
2003年10月,在首届中国“红梅奖”大赛中,主演《蝶恋花》“古道别”一折的丁慧丽获金奖。
2005年,在第八届中国“映山红”民间戏剧艺术节大赛中,《蝶恋花》获优秀剧目获,丁慧丽获表演一等奖。
2007年,在河南省第三届“黄河杯”大赛中,《无佞府》获优秀剧目奖,丁慧丽、孙小秋获个人表演一等奖,马忠太获个人净行一等奖,解国宏获个人表演一等奖,宁爱民获个人司鼓二等奖。
2008年8月,新版《无佞府》入围河南省2005—2008年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2008年11月,在河南省第十一届戏剧大赛中,《无佞府》荣获优秀剧目奖,丁慧丽、马忠太荣获文华表演一等奖。
2008年12月,新版《无佞府》“点兵”一折在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栏目走红。
代表人物
毛爱莲(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袁秀莲(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郭宝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演出剧目
《火焚绣楼》--毛爱莲 饰 洪美荣,袁秀莲 饰 兰夫人,马忠太 饰 洪彦龙,张琴 饰 兰翠萍
《无侫府》--毛爱莲 饰 柴郡主,袁秀莲 饰 佘太君
《白奶奶醉酒》--毛爱莲 饰 白奶奶,袁秀莲 饰 童夫人
《大保国》--毛爱莲 饰 李艳妃
《夫妻俩》--何兰英 饰巧妈, 孙泰安 饰 巧爸
《招风树》--徐慧敏 饰 王玉姐,解国宏 饰 王延龄,吕淑娟 饰 嫂嫂
《包公三勘蝴蝶梦》--孙晓秋 饰 王氏娘,马忠太 饰 包公,杨建才 饰 葛三,王刚要 饰 王老汉
《李天宝吊孝》--岳菊英 饰 李天宝,孙晓秋 饰 假妲己,马云霞 饰 张凤姐,赫四海 饰 张忠实
《诸葛亮吊孝》--岳菊英 饰 诸葛亮,解群生 饰 周瑜,解国宏 饰 鲁子敬,马忠太 饰 张飞
《斩关羽》--岳菊英 饰 诸葛亮,解群生 饰 关羽,解国宏 饰 刘备
《收姜维》--岳菊英 饰 诸葛亮,解群生 饰 姜维,赫四海 饰 马遵
《霸陵情恨》--春慧霞 饰 杨翠香,解群生 饰 徐刚,杨建才 饰 卜仁,孙晓秋 饰 媒婆,李华 饰 婆母
《狸猫换太子》--春慧霞 饰 寇珠,解群生 饰 陈琳,解国宏 饰 八千岁,马忠太 饰 包拯,岳菊英 饰 宋 王
《冤家姐妹》--马云霞 饰 姐姐
《酷情》--徐慧敏 饰 母亲
《掉印》--孙晓秋 饰 韩翠萍,邓磊 饰 王子龙,马忠太 饰 丁世显
《生儿子大奖赛》--解国宏 饰 杨富康,孙晓秋 饰 乡长,李华 饰 李多多,春慧霞 饰 杨翠翠,刘素霞 饰 张巧巧,邓磊 饰 杨万通,邓志刚 饰 张半仙
《画龙点睛》--解群生 饰 皇帝,朱鹏博 饰 马周,马云霞 饰 四娘
《李双喜借粮》--春慧霞 饰 董大妮,岳菊英 饰 李双喜,赫四海 饰 董大义, 刘素霞 饰 董妻
《李乡长上任》--人物不详
《驾辕》--人物不详
主创人员
编剧:马炎心、贾凤翔、韩伟、刘得言、
音乐设计:王大卫、王森昌、吕新生、杨慧典、刘明义
导演:王秀英、王小五、杜萍、刘得言,任光前
服装师:谭国良、谭昆
舞美:柯仲齐
司鼓:岳根隧,宁爱民
坠胡:姚金定,孙保鲁,史腾飞
团长:王克、解群生
演员
一级演员:孙晓秋(毛爱莲大师亲传弟子)
马忠太(越调现存唯一净行演员)
解群生(何全志老师弟子)
杨建才
二级演员:李华(袁派第二代掌门人、袁秀莲老师弟子)
马云霞(毛爱莲大师亲传弟子)
谢国宏
岳菊英(毛爱莲大师亲传弟子)
春慧霞(毛爱莲大师亲传弟子)
徐慧敏(袁秀莲老师弟子)
优秀演员:邓磊(何全志老师再传弟子)、王刚要、朱朋博(何全志老师再传弟子)、朱淼慧(申小梅老师 弟子)、马忠安、鲍逢贺、陈静、蒋芳芳、邓志刚、吕淑芳、陈琦、解国胜
参考资料
戏曲介绍.许昌市戏曲艺术发展中心.
许昌越调.新浪博客.2013-03-23
最新修订时间:2023-05-03 16:59
目录
概述
历史发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