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网络或多用户系统中,对帐户进行的设置,定义拥有该帐户的用户的访问级别(相对于特定
系统资源来说的)。
男,1936年5月生,河南省宜阳人。教授。1959年9月毕业于
兰州大学中文系。先后在
西北师范大学、洛阳师专任教。曾主编,参编专业教材8部,发表论文30余篇。专著《课堂接受研究》获省科研一等奖。该课题1996年被列入世行贷款“师范教育发展”项目。其课堂接受理论与实践的相关文章,被编入中央教科所主编的《21世纪教育思想文献》一书。(红旗出版社2007年3月出版)有关专家认为该理论为“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开辟了一个新的视点和角度,为中小学教学的应用研究提供了理论方向”。称其为教学论“填补了一项空白,是教研中的一朵鲜花”。曾任洛阳市政协七、八届常委,市特邀监察员,市教育督导员。系
中国教育学会会员,
中国延安文艺学会会员,省高校外国文学研究会会长。教务之余,吟诗作文。早年他搜集整理的土族民间故事《黑马张三哥》,被收入《中国少数民族故事选》。1993年出版《花果山风情》(含有民间故事30篇),服务地方旅游文化。2006年出版《许可权诗文书画选》,其中短篇《迷路》、中篇《我和冬妮娅》等获作家世纪论坛一等奖和笔会优秀奖。作品有着厚重的历史感和强烈的时代气息,带着“含泪的笑”。诗文是作者感悟人生、长时期诗艺探索的结晶。作者以极为凝练的笔墨,烘托出深邃的意境和宽广的情蕴,行文简洁犀利,想象奇特新颖;文字对仗工整,闲雅幽香;语言质朴明达,刻画细致真切。情景交融,极富哲理和感染力,具有较强的独创性及鲜明的个性。无论是谋篇布局还是遣词用句,都显示了其娴熟的艺术功力,创造性实现了景致与情怀,现实与历史的和谐统一,自然而然地从多种角度折射出其馨香的品德和高洁的志向。他的文人画,诗书画一体,颇有丰子恺漫画的神韵。其中《迎港澳回归》等作品,在“第三届海峡两岸书画大展”中获优秀奖,被吸收为台湾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他的诗画作品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为有关部门和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了参考借鉴史料,为中国文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