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读(日语:训読み/くんよみ),是日文所用汉字的一种发音方式,是使用该等汉字之日本固有同义语汇的读音。所以训读只借用汉字的形和义,不采用汉语的音。相对的,若使用该等汉字当初传入日本时的汉语发音,则称为
音读。
日语本无文字,约公元5世纪前汉字传入,乃于初期借用汉字记音。例如
草称为kusa,即以“久佐”二字表音。但此法有失效率,且丧失汉字之辨义功能,后来干脆使用汉字的表义,直接写作“草”,但发音仍沿用日语传统读法kusa。此种方式即为训读。
汉字训読并不仅限于
和语,亦有是外来语的情况,不过多数情况下以片假名表记。
训读的
日语同音词在使用汉字书写时,有时可用汉字区分歧义。例如“かみ”(kami)的意思有“纸张”、“神明”、“头发”、“上面”等义,可分别写作“纸”“神”“髪”“上”。“やめる”的意思有“不要”、“离职”,可分别写作“止める”“辞める”(又,“止める”另有“とめる”(tomeru)的读法,意义不同)。但是也有人反对把这样的训读词用汉字分开写,认为有些同音近义词本来就是同一个词,没必要分成不同的汉字书写。
另有些涵义在汉字是为同一个词,所以在日语中必须有不同的训读帮助歧义。例如“生”有“未煮熟”及“生存”之意。在日语中前者读作“なま”(nama),后者为“い-きる”(i-kiru)。
一般认为现代“韩语不存在训读”。但近代以前曾有
乡札、
吏读、
口诀等类似日本万叶
假名的标记法存在,充分利用这些汉字的训读。使用类似于和训(日本的训读)的韩训。对某些的汉字,这意味着相关“汉语传入以前的朝鲜的固有语”的韩训。现如今除了在语言学与语源论等进行讨论以外,日常言语已经不再使用。
但是“串”“钊”等为例外存在的训读。“串”读作“곶”的情况下意思为“海角”,“钊”读作“쇠”的情况下意思为“生铁”,“串”“钊”并不使用本来的意思,这类的韩语类似于日文的“国训”。
韩文固有词借汉字标记分为音借、训借、训音借3种类。音借为与汉字的意思无关系的汉字,纯粹将韩语发音以汉字标记。训借借用汉字对应于韩语的意字进行训音阅读。最后是训音借,利用汉字的训音,借用无关系的意义并利用音借来训音。但由于借用音节结构复杂的汉字标记,和谚文竞争而被迫停止。只有地方管理的公文书等最后生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