謟,汉语汉字,拼音是tāo,部首是言,总笔画是17,是指谴责、疑惑、隐瞒的意思。
基本信息
tāo
〈形〉 形声。字从言从舀,舀亦声。“舀”本义为“像捣臼那样向下击打”。“言”与“舀”联合起来表示“攻击性言论”。本义:谴责、责骂。
疑惑 [dubious]
天道不謟,不贰其命,若之何禳之。——《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超越本分 [in excess of one’s duty]
帝念不謟,应时作谋,不敏始哉!——《逸周书》
謟
tāo
〈动〉
隐瞒 [conceal]
帝命不謟。——《周书·丰保》。注:“僭也。”
又如:謟过(隐瞒过失)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广韵》土刀切《集韵》《韵会》《正韵》他刀切,𠀤音叨。《尔雅·释诂》疑也。《左传·昭二十六年》天道不謟,不贰其命。《释文》謟,本又作慆。
又《二十七年》天命不慆久矣。《注》慆,疑也。
又《集韵》叨号切,叨去声。义同。 毛氏曰:从言从舀,与谄谀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