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发活动
引起异位心律失常的重要机制之一
发生因素
1.引起早期后除极的因素
早期后除极是平台期的膜电位振荡,发生在动作电位的2相或3相,此震荡电位达到阈电位水平可产生一个或一连串兴奋。临床引起早期后除极的常见因素如下:
(1)明显延长复极时间的因素:如N-乙酰普鲁卡因酰胺、β受体阻滞剂索他洛尔等。
(2)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及儿茶酚胺浓度升高:如儿茶酚胺可通过cAMP环节促进钙离子内流,故有利于早期后除极发生。
(3)低血钾、高血钙:低血钾改变了膜对钾的通透性,从而阻滞了3相复极的进行;高血钙为钙离子的内流提供了条件。
(4)心肌纤维损伤:通过损伤部位,可引起相对非特异性离子内流,引起早期后除极。如室壁瘤、心力衰竭引起的心肌纤维牵张或机械损伤,可诱发早期后除极从而产生心律失常。
2.引起延迟后除极的因素
后除极发生在动作电位的4相,即膜电位复极完毕后发生震荡点位,其振幅达到阈电位水平,也可产生一个或一连串的兴奋。膜电位振荡是由一种短暂的内向离子流所引起,凡能引起细胞内钙超负载的因素,均可促发这一离子流。临床引起延迟后除极的常见因素如下:
(1)洋地黄中毒:洋地黄抑制Na+-K+泵,导致细胞内钠增加,通过Na+-Ca2+交换,钙大量内流。
(2)细胞外低钾:Na+与Ca2+竞争进入细胞内,细胞外低钾时,使Ca2+内流增加。
(3)儿茶酚胺增高:儿茶酚胺通过cAMP,使Ca2+的细胞内流加强。
(4)膜电位降低:在心肌肥厚、心肌梗死时也发现有延迟后除极发生,可能与膜电位降低有关。
(5)超速起搏:超速起搏有利于细胞内ca2+积聚,可使延迟后除极幅度增大而致心律失常。
临床意义
若后除极的振幅增高并达到阈值,便可引起反复激动,持续的反复激动即构成快速性心律失常。触发活动引起的心律失常包括:①室性心律失常:如分支型室性心动过速、Q-T间期正常的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及再灌注性室性心律失常;②房性心律失常:如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
1.早期后除极
(1)急性心肌梗死的室性心动过速: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后除极发生率高达50%。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出现的极早型室性期前收缩或室性心动过速,维拉帕米可中止其发作,提示该心律失常与早期后除极有关。
(2)联律间期极短的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维拉帕米治疗有效,其发生机制认为属早期后除极所致。
(3)特发性良性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时QRS波呈右束支传导阻滞伴电轴左偏;窦性心律时心电图正常;室性心动过速可被心房或心室刺激所诱发或中止;通常患者年轻,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动过速可反复发作,但预后良好;发作时用利多卡因、普萘洛尔常无效,其他I类抗心律失常药仅部分有效,但维拉帕米静脉注射明显有效;转复过程可见频率逐渐减慢现象。
(4)并行收缩伴室性心动过速:部分病例静脉注射维拉帕米有效,提示并行收缩灶的异常自律性可能与触发活动有关。
(5)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有报道静脉注射维拉帕米可使其转复为窦性或使其频率减慢,认为该混乱性房性心动过速可能属触发活动性质。
2.延迟后除极
延迟后除极是在复极完成或接近完成时,膜电位不稳定,呈振荡性变化所触发的除极活动。一旦膜电位振荡幅度达到阈电位,便可触发1次动作电位,从而形成期前收缩;连续触发,则形成心动过速。临床上洋地黄时发生的室速,多为延迟后除极所致。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4-02 17:03
目录
概述
发生因素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