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89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89医院
是我军创立最早的医院之一,是一所有着红军传统的医院。在60余年的历程中,不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时期,第89医院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医治战伤,为军民健康服务,做出了突出贡献。
基本信息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89医院诞生于二十世纪抗日战争初期,它的前身及创建者可以追溯到红军初创时期,是我军创立最早的医院之一,是一所有着红军传统的医院。在60余年的历程中,不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时期,第89医院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医治战伤,为军民健康服务,做出了突出贡献。
历史沿革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从平型关到鲁中南,医院在八路军115师和华东野战军编成,历经战役战斗数百次,救治伤病员数万名,成为山东解放区和华东战场的主要后方医院。
1937年底,第89医院的前身是八路军第115师野战医院一所,诞生于山西省洪洞县。
从1939年春115师东进山东,秋天挺进鲁南山区建立抗日根据地,到1947年春天因国民党大举进攻向黄河北转移,一所在鲁南度过了整整八年岁月。这八年,包括了抗日战争相持和反攻阶段、解放战争停战和防御阶段。敌、伪、顽、匪互相勾结,斗争极其艰苦复杂。在十分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一所坚决执行党的指示,紧紧依靠根据地人民群众,千方百计运用公开的、隐蔽的、地下的各种方式救治伤病员,出色完成卫生医疗任务的同时不断巩固发展了自己,为以后发展成为一所后方医院创造了条件。
1947年3月,一所告别战斗工作了8年之久的鲁南,北上转移到黄河北商河县。十月改编为鲁南医院,列入华东野战军后方医院序列。紧随华野主力部队纵横驰骋于中原战场,为夺取全国胜利立下了战功。
1949年4月,山东军区重新成立,下设司、政、拱、卫机关。山东军区卫生部是六月份由华野前方卫生部改编而成,卫生部于当月对山东军区所属医院进行了统一整编,卫生部所属医院有六个,番号分别为“山东军区卫生部第x军医院”(5个)和山东军区直属医院。华野第三医院改编为“山东军区卫生部第三军医院”,于1949年8月进驻潍坊坊子,于1998年2月迁址潍坊市潍城区。
医院优势
医院现有军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6人,3人享受国家特殊津贴,1人享受全军专业技术干部岗位津贴。重点学科有全军创伤骨科研究所、全军计量监测中心、全军医疗设备维修中心、军区普外中心、军区计划生育优生优育技术中心,眼科、信息科已申报军区专科中心。医院是第一、二、三、四军医大学、潍坊医学院、白求恩军医学院、北京军医学院的教学医院。
获得荣誉
近几年来,在上级党委和机关的关心指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较好地完成了以医疗服务保障为中心的各项工作任务,医院全面建设得到较大发展,先后被全国计划生育委员会评为“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科技工作先进集体”,连续两年被总部表彰为“为部队服务先进医院”和“优质服务先进单位”,被军区评为“医院建设先进单位”、“发展医学科研先进单位”和“五优医院”,被山东省评为“百佳医院”、“军民共建‘双四好’先进单位”,在抗击非典期间,被军区和山东省评为防治非典工作先进单位,被潍坊市记集体二等功。近年来,医院医疗毛收入每年以33%的幅度在增长,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和为兵服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医院党委在基础投入、科技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长远规划、我们相信,有上级各级党委和首长的正确领导,有着光荣的传统和优良的作风,有全院官兵的努力奋斗,89医院一定会建设的更加美好。
技术设备
以断指(肢)再植享誉国内外的第八十九医院全军创伤骨科研究所,拥有很强的科研和技术优势,该研究所成立于1978年,现有6个病区,展开床位350张,可同时展开20余台显微外科手术。研究所设有资料室、录像配音室、摄影影剧院技术室、石膏固定室、中心实验室(生化、病理、免疫研究室)、功能恢复室、动物饲养室等与医、教、研相配套的先进技术设施。研究所人才济济、技术力量雄厚,现有副主任以上医师24人,主治医师20名,博士5人,硕士18人,还拥有十六大代表、副主任护师王爱兰率领的一支水平高、素质强的护理队伍。研究所创伤显微外科技术水平始终处于国内外领先地位,断指(肢)再植成活率达98%以上,显微外科技术广泛应用于创伤整复(皮瓣移值供区多达40余处)、创伤骨科、普外科、脊柱外科、妇产科、五官科等,就医者来自全国各地28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研究所实施显微外科手术已突破30000例大关,共获科研成果二百余项,其中全国科学大会奖2项、国家军队“三优”金奖1项、国家银怀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0项;撰写学术论文1500余篇,开展新业务、新技术300余项,技术革新90余项。
科研成果
研究所成立四十年来,始终保持和发扬勇于开拓、攀登不止的优良传统,结合临床搞科研蔚然成风,先后进行了股胫动脉搭桥术治疗脉管炎、感觉神经植入皮瓣感觉功能、皮瓣移植、拇指再造、舌再造、自体神经套接、治疗神经缺损等三十多个课题的研究,取得了突出成果,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普遍关注。研究所根据国内外医学发展的趋势,从学科长远建设出发制定育才规划,采取业务学习、专题讲座、外出进修和分期培训等方法,使年轻同志仅用一至两年的时间,就能熟练掌握过去需要十几年才能达到的吻合微细血管技术,同时研究所还积极为军内外培养、输送人才,先后举办了全国显微外科学习班18期,为军内外培养显微外科专业人才3000余名,有30余人已成为军内外知名的专家和教授,并有10余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由于研究所在创伤医学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94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勇攀创伤医学高峰的先进科”荣誉称号。
八十九医院妇产科是济南军区
妇产科
近年来,妇产科成功救治了多例重症妊高征、妊娠合并糖尿病、妊娠合并甲亢、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合并红斑狼疮等产科疑难危重病患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抢救经验。他们还着眼于提高人口素质,立足于提升技术服务品位,积极开展各种技术服务,如笑气镇痛流产术、静脉麻醉无痛流产术、绝经妇女无痛取环术、无痛分娩术、术后镇痛、剖宫产加放环术,并在脐带血采集、母婴血型不和产前抗体预测、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预测分娩、利用PCR技术进行TORCT综合症诊断、利用发光免疫检测内分泌激素等领域形成绝对技术特色。
妇产科坚持做好围产期保健服务,对胎儿畸形的产前诊断研究优势明显,并利用围产保健仪对孕妇进行全面系统检测,及时处理各种妊娠并发症,为广大孕妇及胎儿的安危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科室坚持临床实践与科研相结合,先后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取得国家专利8项,其中窒息儿气管内吸痰器、新型输卵管通夜器已实现专利转让与开发。八十九医院妇产科全体医护人员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以良好的信誉、精湛的技术、优质的服务,竭诚为广大妇女朋友提供高水平、全方位的医疗保健。
普外中心
济南军区八十九医院普外中心成立于1996年,现开展床位40张,设有资料室和实验室,年收治病人1000余例,手术病人近900例。该中心现有专业技术人员24名,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4名,学科队伍人才济济、力量雄厚。该中心以门脉高压症外科、脾脏外科、腹腔镜外科及外科危重病为技术龙头和专业特色,肝胆外科、肛肠外科、甲乳外科、血管外科齐头并进,全面发展,在军区和省内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中心创始人黄凤瑞主任医师享有“军中一把刀”称号,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致力于门脉高压症外科和脾脏外科研究20多年,在全国首创脾大部切除、肺包脾并大网膜包肺术和脾大部切除、大网膜胸骨后固定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疗效满意,随访再出血率<3%。巨脾保脾术-保留脾极性脾大部切除术实施例数居国内之首,受到黄志强院士高度评价。在国内首创Tuftsin放射免疫分析方法学,检测出国人血清中Tuftsin含量,对评价脾功能和发展脾外科起到里程碑的作用。
耳鼻喉科
耳鼻喉科是八十九医院开设的重点科室,是具备耳鼻喉诊疗、内窥镜检查、听力学检查、手术室、住院部等的特色诊疗科室,集预防、保健、诊疗、研究、康复于一体,有着完善的诊断、医疗、康复条件,在依托现代化诊疗社会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凭借着对耳鼻喉疾病的透彻分析,加上科学规范化的管理,及全方位的人性化服务理念,致力于打造一个高效、便捷、优质的就诊平台。
耳鼻喉科为现代化权威诊疗科室,拥有国际最为先进的诊疗设备,先后引进美国低温消融刀、德国stroz鼻内窥镜、日本olympus纤维喉镜、CZT-8F声频共振耳聋治疗机、耳鼻喉综合治疗台、S9818型声信息治疗系统等尖端化设备,使耳鼻喉科与国际化医疗技术接轨。同时积极开展多渠道、多平台、多领域的交流合作,不断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新理论,促使中心及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3-01 09:42
目录
概述
基本信息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