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官鸟
鸟动物
角冠雉(学名:Oreophasis derbianus,英文名:Horned Guan)又名角官鸟,属于鸡形目凤冠雉科角冠雉属的一种大型的鸟类。外表像火鸡 ,上身黑色有光泽,脚红色, 瞳孔白色,喙黄色,头顶上有红色的角。主要吃果实、叶子及无脊椎动物。角冠雉是其属内唯一物种,分布在墨西哥东南部至危地马拉的潮湿山区森林。
形态特征
角冠雉约长85厘米,外表像火鸡,上身黑色有光泽,脚红色,瞳孔白色,喙黄色,头顶上有红色的角。胸部及下腹部都是白色的,尾巴长而呈黑色,近底部份有白色斑纹。雄鸡及雌鸡的外观相似。小鸡较深色,角也较细小,尾巴及双翼都是褐色的。
生活习性
角冠雉主要吃果实、叶子及无脊椎动物
主要栖息在2300米到3100米海拔高度的亚热带潮湿的常青山森林。
野外只有很少的角官鸟生存,野外学者提议认为这个种类的生物具有一夫多妻制的系统。一只雄性鸟类可以有三到五只雌性鸟类陪伴。繁殖一般发生在年初并且可以下两个蛋。鸟蛋也许位于雨林树木的高处。
分布范围
角冠雉是其属内唯一物种,活动范围小,分布在墨西哥东南部至危地马拉的潮湿山区森林,严格的说散布在墨西哥南部恰帕斯的马德雷山脉以及拉丁美洲的危地马拉。它们分布的海拔可以高达3350米。生活在亚热带的茂密雾林里,那里有丰富的灌木丛。
分类地位
角官鸟并非真正的冠雉,只是在外表及颜色上很相似,而其角则像盔凤冠雉。角冠雉是凤冠雉科中一个分支的唯一生存者,这个分支大约于2000-4000万年前就独自的进行演化。
虽然角官鸟并没有真正的近亲,最接近的都算是冠雉。由于凤冠雉科的基底关系未明,故角冠雉并分类在独立的亚科中。不过,亦有所指应将它们分类在凤冠雉亚科中。
保护现状
角官鸟因失去栖息地、数量细小、有限的分布地及猎杀的关系,它们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 。它们也受到《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附录一的保护。
威胁与保护措施
威胁:为了圆木、收集柴火、农业扩展等进行的大规模的森林砍伐,在发现这些鸟儿的森林里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栖息地的丧失是这种生物生存的最大威胁,并且新道路的开辟使得很多古老的森林被开采。
保护:角官鸟被危地马拉和墨西哥保护,且在世界范围内贩卖这种鸟类是被CITES禁止的。一小部分已经被关起来,大部分被安置在国家保护区内,尽管有这些措施,但是个体的数量估计在2,500只以下,并且有下降的趋势。
参考资料
鸡形目.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
角冠雉.鸟类网.
Oreophasis derbianus.The Internet Bird Collection.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30 22:28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生活习性
分布范围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