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抗干扰器是解决视频监控中所出现的视频干扰问题的最佳辅助工具。我抗干扰器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为移频抗干扰方式,该种方式能够比较彻底解决干扰;另外一种就是这种放大抗干扰方式,原则上说,这种抗干扰器并不能消除干扰,但确实可以有效降低干扰信号的幅度。假定视频信号的输出幅度为U1,干扰信号的幅度为U2,则到达终端的视频信号的幅度为源信号与干扰信号之和,即U1+U2(不考虑信号本身的衰减问题),其中幅度为U2的干扰信号对在监视器屏幕上显示的图像产生严重的干扰。如果在前端原视频信号传输前,先用一放大器将其幅度放大n倍到Nu1,在进行传输,则同样混入U2的干扰信号后,到达终端的信号变为NU1+U2,这个幅度显然超过了显示设备允许的输入电平要求,因此还需要一个衰减器将在终端收到的混合了干扰信号的合成信号整体衰减n倍,得到(nU1+U2)/n=U1+U2/n,结果终端处的信号幅度恢复为U1,而干扰成分则变为U2/n。由此可见,经过对信号先放大后压缩的处理后,输出到显示设备的视频信号仍可保持原有的幅度不变,而干扰信号幅度则下降了n倍。这就是说,单从监视器屏幕上看,原来很强的干扰会变弱,而原来不太强的干扰则不明显了。
动态放大
抗干扰器,对一些距离远或线路不良,和一些较为轻微强电、电梯干扰起作用
同轴电缆,不管具有一层,两层还是四个屏蔽层,电气上都是互相导通的一个同轴外导体屏蔽层,只是具体结构和厚度不同而已。实际工程应用中,干扰源主要有
日光灯干扰、电梯干扰、强电干扰、发电设备、变频设备和无线电发射设备干扰等
摄像机输出视频幅度Vo=2Vp-p,
输出阻抗为75Ω,同轴电缆内导体等效阻抗为Rc,外导体等效阻抗为Rd,Vi是干扰在同轴外导体纵向阻抗上形成的
感应电动势(大小正比于Rd,严格讲正比于纵向电抗Zd),末端设备对
传输线来说是一个Rh=75Ω匹配负载。显然,终端负载Rh从传输回路中取得的信号电压,是视频信号Vo和干扰
电动势Vi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二项为负载获得的有效干扰信号,Vih=(Vi×75) ÷[75×2+(Rc+Rd)],当电缆很短时,内外导体电阻可以忽略,Rc+Rd=0,这时,有效视频信号Voh=(Vo ×75)÷75×(2+0)= Vo ×75÷75×2= Vo/2=1Vp-p;因为干扰感应电动势Vi正比于(Rc+Rd),此时Vi=0,Vih =0;值得注意的是
干扰信号Vi是由电缆纵向
分布参数(阻抗或电阻)决定的,不是一个集中的点信号源,重要的是它串联在视频信号传输回路中,负载在取得摄像机视频信号的同时,也必然取得干扰信号。干扰的性质属于“加性干扰”,不管视频信号有没有,它始终存在。
1、 选择
衰减系数小、屏蔽性能好、
抗拉强度高的视频电缆,这样可以提高自身的抗干扰能力,减小视频衰减。
2、 合理的布线:合理的布线可有效地避免干扰信号通过电缆“
耦合”起来,尽量减少与其它电缆的平行捆扎距离,使视频电缆远离干扰。
3、 电源干扰也是视频信号的重要干扰源。所以要使用
纹波小的供电电源,防止电源干扰或采用机房集中供电,避免电源干扰,。若不能判断干扰信号从什么地方引入系统,首先判断是否是电源干扰,找一块蓄电池,直接给摄像机供电,若干扰排除则证明是电源干扰,不能排除则证明是传输电缆中的入侵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