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侧膝状体的投射细胞轴突,以扇形而呈有顺序的排列形式,以内囊后肢的豆状核后部和下部,形成视辐射,并沿侧
脑室的外侧面继续后行,最后终止于视皮质。
视觉传导路:
1、视神经是由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轴突集于视神经盘形成,经视神经管离开眼眶入颅中窝,和对侧视神经连合成视交叉。
2、视交叉位于第三脑室前壁及底部交界处。在视交叉中来自每一视网膜鼻侧的神经纤维,包括黄斑的鼻侧,跨过正中线而进入对侧视束,来自每一视网膜颞侧的神经纤维,包括黄斑的颞侧,向后进入同侧视束,视束由视交叉发出,向后外侧方走,绕过大脑脚,大部分纤维的末端入外侧膝状体交换神经元,小部分纤维到顶盖前核及上丘,与对光反射有关。
3、外侧膝状体是由与视束相连接的几层细胞组成。由其发出的轴突离开外侧膝状体形成视辐射,之后向后通过内囊的豆状核后部,而终止于距状裂周围的视皮质。
4、视觉冲动由接受刺激到视皮质,共牵涉四种神经元,包括锥细胞及杆细胞、双极神经元、神经节细胞、外侧膝状体神经元。
5、在两眼视觉中,右方及左方的视野投射到视网膜有一定的规律,右视野的影像投射到右眼视网膜的鼻侧及左眼视网膜的颞侧,视交叉中,来自这两处的轴突共同形成左视束。外侧膝状体神经元则可完全将右视野投射到左半球视皮质,将左视野投射到右半球视皮质。下半部视野投射到距状沟的下部壁上,上半部视野投射到距状沟的上部壁上。
6、视神经乳头炎、视神经乳头水肿、视神经炎均可导致视力模糊或减退,并可引起继发性视神经萎缩,出现明显的视力障碍,严重者可出现视力丧失。
7、当视觉传导路的不同部位损害时,视力障碍及视野缺损有所不同。若一侧视网膜或视神经病损,引起患侧眼的视野全盲,由于瞳孔对光反射径路的传入部分中断,造成直接对光反射消失,间接对光反射存在。一侧视束、视辐射或视觉中枢损害。则可引起两眼视野对侧同向性偏盲。一侧视觉中枢的上半或下半受损,可引起两眼的1/4视野对侧同向性偏盲。视交叉中央部(交叉部)损害,可引起两眼视野颞侧缺损。视交叉外侧损害可引起患侧眼的鼻侧视野缺损。
解剖结构:
1、视束:
视束是在视觉传导路上,视束为视交叉和外侧膝状体之间的部分。视束包括来自同侧视网膜颞侧半的纤维和来自对侧视网膜鼻侧半的纤维。虽然交叉和不交叉的纤维在外侧膝状体的终止不同,但在视束内两部纤维是混合的。视束的纤维排列是:来自左、右两侧视网膜上半部的纤维初位于背内侧,随视束转向内而达腹内侧;而两侧视网膜下半部的纤维初位于腹内侧,渐渐转移到腹外侧;来自两侧视网膜黄斑的纤维初位于外侧,渐渐转移到背侧。视束中的粗纤维(约占视束纤维的80%)终止于外侧膝体的背侧部;细纤维则终止于膝体前核、顶盖前区和上丘。
视束又称视神经束、视神经根,简称视束,为由视交叉向至外侧膝状体的视路神经纤维束,长约40~50毫米。
2、外侧膝状体:
外侧膝状体又称外膝状体。位于大脑脚的外侧及视丘枕下外方的椭圆形小隆起,属于间脑部分,是视分析器的第一级视中枢。视束的视觉纤维止于外侧膝状体的节细胞并交换神经元,形成视放射,全部投射到同侧的视觉中枢纹状区,产生视觉。外侧膝状体内的视觉纤维也有一定的排列,来自同侧视网膜的周围性不交叉纤维及对侧交叉的纤维终止于外侧膝状体的腹侧,其上半部纤维居腹内侧,下半部纤维居腹外侧。黄斑纤维终于背侧,其中上象限黄斑纤维居楔形区的内侧,下象限黄斑纤维居于楔状区的外侧。某学者将外侧膝状体分为三部分,即:①前下部,接连视束;②门部;③侧部,即外侧膝状体的距状突。
3、内侧膝状体:
内侧膝状体是丘脑枕后下方的小丘,属丘脑后部,经下丘臂与中脑下丘相连,其深面的细胞群是外侧丘系听觉纤维的中继核。由核发出的纤维组成听辐射,经内囊后脚达大脑听区(颞横回),内侧膝状是听觉传导径路的最后换元处。
内侧膝状体系丘脑内的组成部分。位于丘脑后部,在丘脑枕的下方,与下丘同为皮质下的听觉中枢。内侧膝状体借四迭体的下臂与下丘连接。
内侧膝状体位于丘脑枕下面,左右各一,呈突起状,其内为灰质核团,称内侧膝状体核,是听觉的皮质下中枢,借下丘臂与中脑四叠体的下丘相连。
内侧膝状体是外侧丘系的终止核,由核发出的纤维组成听辐射,到达大脑皮质听觉中枢,它是听觉传导路上的最后中继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