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线索
环境中的各种参照物给人们提供的物体距离、方位和照明条件的信息
视觉线索可看作视感知的一类冲激或称为激励。非言语视觉线索是指那些通过视觉可观察到的不依赖于音调高低和语音停顿等语音信息的外部行为表现, 如注视回避、眼神交流、面部表情、姿态动作等。但是视觉线索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在不同的研究中会存在不同的视觉线索定义及分类。视觉线索在生活中有着大量的应用。
所谓视觉线索是指环境中的各种参照物给人们提供的物体距离、方位和照明条件的信息。这些信息对维持知觉的恒常性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实验中设法消除环境中的视觉线索,恒常性就会受到破坏。
视觉线索的应用
一、测谎
说谎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及时有效地识别说谎, 在人际交往和司法安防领域都具有 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研究发现, 人类识别说谎的能力有限, 正确率基本处于随机水平。而测谎仪、脑电和脑成像等技术手段以及基于语言内容的谎言识别因测谎成本高, 易受环境和场地限制, 且需与被测者直接接触或进行充分的言语交互, 所以均无法应用于大规模人群。 因此, 可直接观察到的说谎者的外部行为表现, 尤其是非言语视觉线索(nonverbal visual cues)备受关注。通常情况下, 当人们判断对方是否诚实时, 对视觉线索的依赖要高于听觉线索, 即存在视觉优先(video-primacy)现象。在背景信息缺乏(如安检)时, 识别说谎也更依赖于非言语视觉线索。
人说谎时心理活动的上述特点可能会导致外部行为的种种变化, 主要表现为眼睛运动、面部表情、姿态动作等方面的变化, 可分别称为眼部线索、面部表情线索和姿态线索。其中眼部线索主要包括眨眼次数(blink rates)、瞳孔变化、注视回避和眼神交流;面部表情线索比较关注伪装时泄露的微表情(micro-expression);至于姿态线索,手部动作是研究者关注的重点。
但是DePaulo 等人(2003)的元分析研究发现, 在考察的 158 个可能的说谎线索中, 有 118 个线索都与说谎无关, 这其中大部分都是非言语视觉线索, 包括注视回避(gaze aversion)、姿势改变 (postural shifts)等; 而那些与说谎相关的非言语 视觉线索(如瞳孔变化)的效应量也相当小(Cohen’ d < 0.4)。Sporer 和 Schwandt (2007)的元分析研究也发现,点头、腿部和脚部动作次数与说谎只呈现较弱的负相关。很显然, 说谎与非言语视觉线索之间的关系尚不明了, 有待深入研究。
二、候车环境
有研究对候车厅内乘客寻路行为进行研究,目的在于提升列车客运站的流通功能。流通作为列车客运站的最重要功能,必然要求位于站内的各种视觉线索能够在短时间内传递出大量的信息,以协助站内乘客的寻路行为,保证站内流通的高效性及有序性。本研究借助虚拟环境,基于乘客的视觉信息需求,通过对候车厅内为登乘行为提供信息的视觉线索进行目视管理,以研究其对乘客寻路行为的影响。其结果在提高客运站的流通能力、为乘客创造良好登乘环境等方面能为运营公司提供一定的参考及帮助。
三、运动
有关视觉注意的研究一直是运动心理学家们所关注的主要领域之一。在对抗性比赛项目中,如何更准确地判断对手空间位置的变化严重影响比赛的成绩。在网球运动中,运动员对环境信息的空间定位和判断至关重要,而视觉注意是其中的关键性因素已有很多相关研究证明,运动专家能够根据对手动作位置的视觉线索进行分析,从而做出准确的判断。
除此之外,有关视觉线索的应用还体现在游戏成瘾、药物成瘾、面试等多方面。
视觉线索研究展望
一、视觉线索贝叶斯集成方法是基于贝叶斯统计理 论的视觉线索信息融合的方法. 其目的是降低估计的不确定性以提高估计的精度、克服线索间的相关性 以提高估计的鲁棒性。大量实验与应用表明视觉线索的贝叶斯集成方法可有效提高视觉系统的精确度和鲁棒性。
二、非言语视觉线索的量化方法亟待改进。例如:可考虑采用眼动仪采集客观的眼动数据, 探究眼部线索的心理意义或借助运动捕捉系统和计算机视觉技术等实 现对非言语视觉线索的精准测量和分析。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13 21:13
目录
概述
视觉线索的应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