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血管瘤病(retinal angiomatosis)为斑痣性错构瘤病之一。von Hippel于1895年和1911年先后两次从临床角度及病理角度首先报告。故又称为von Hippel病。
病因
病因不明。可能为外胚叶
发育不全或为一种中胚叶起源的肿瘤。本病为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其基因缺损的部位,已被定位在第三号染色体上,子代有50%的发病可能。
临床表现与检查
男女均可受累,男性稍多。年龄多发生在⒛~50岁。单眼或双眼发病,双眼发病者约占30%~50%。有家族遗传性,约1/5病例有家族史。
临床上一般将本病分为五期:
1.早期可见小血管瘤或毛细血管扭聚成团,有时因瘤体较小,在检眼镜下不易发现,但通过
荧光血管造影可以发现小动脉与小静脉之间的
毛细血管网出现微小的血管瘤。
2.血管扩张及血管瘤形成期多在视网膜颞侧,受累的视网膜动脉及静脉怒张、纡曲,循其血管走行至周边部,可见此动静脉连接处的毛细血管高度扩张成球状血管瘤,此后逐渐增大,可达2~βPD或更大,瘤体红色,呈圆形或卵圆形,此时由于血管瘤多局限于周边部,病人多无自觉症状。
3.渗出及出血期血管瘤处及其附近有局限性水肿和渗出,可伴有出血,由于血管瘤渗漏使瘤体表面和周围视网膜呈灰白色混浊,病程日久,渗出液中水分被吸收,脂质沉着,血管周围出现环状或弧形黄白色大片硬性渗出,当渗出波及黄斑部时,病人视力明显减退。
4.
视网膜脱离期随着血管瘤不断增大,渗出亦逐渐增多,视网膜发生渗出性脱离。病人有明显视力减退及
视野缺损症状。
5.末期病变继续发展可引起
继发性青光眼、
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或眼球萎缩,致视力完全丧失。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对本病诊断非常重要。动脉期在动脉显影的同时血管瘤迅速显影,此时其它静脉均未显影,但从血管瘤回流的静脉已见明显层流。后期血管瘤显强荧光,瘤壁四圊有荧光素渗漏。
诊断及鉴别诊断
本病初期有时瘤体较小,检眼镜不易发现,作
荧光血管造影可肯定诊断。当进入第二期后血管瘤已很明显,根据其临床表现及检查所见即可诊断,本病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1.
视网膜蔓状血管瘤为先天性动静脉的直接吻合,动静脉均粗大纡曲且形成藤蔓状纠缠在一起的血管,但无血管瘤及黄白色脂质沉着物。
2.
脉络膜血管瘤多位于眼底后极部视盘周围。视网膜血管正常,且荧光血管造影所见也完全不同。
3.视网膜血管瘤样肿块(hemangiomalikemassesoftheretina):Campochiaro及Con~way(1988)报告本病的表现与vonHippel-un~dau病非常相似,但此病无粗大纡曲的视网膜血管,单眼发病,无家族史及颅内或其它器官病变。
治疗与预后
1.光凝对中、小扁平的血管瘤,光凝效果最好,对其周围组织损伤最小,并可同时光凝其供养的动脉,但勿光凝静脉。直接光凝血管瘤体比光凝供养血管更能保存视野。Lane等(1989)报告对视网膜血管瘤采用多次小剂量激光光凝瘤体表面,可以治愈大到4,5mm的视网膜血管瘤,甚至在伴有范围达到一半的渗出性
视网膜脱离者均获得了成功。
2.冷凝若已发生渗出性视网膜脱离者,则冷凝效果最好。
3.电透热在血管瘤相应的巩膜表面作巩膜全层或板层透热,使供养动脉闭锁成白线,血管瘤渐萎缩而形成瘢痕。
总之,血管瘤愈小,治疗愈早,疗效愈好。血管瘤愈大,则效果愈差。有视网膜脱离者则愈后更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