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区
医学名词
视区即视觉中枢,位于大脑枕叶内面,距状裂及其上、下的皮质。在视觉冲动传导中,视网膜上半部(视野下部)来的纤维止于距状裂上方的皮质,视网膜下半部(视野上部)来的纤维止于距状裂下方的皮质。黄斑区的纤维投射至视区后1/3部,视网膜外周部的纤维投射至视区的前2/3部。右侧视区接受双眼右侧半视网膜来的纤维。左侧与右侧相同。
解剖结构
1、视区:
视区位于枕叶内侧面,在距状沟的周围。视区皮质较薄,厚约1.5毫米,相当布劳德曼(Brodmann)第17区。此区又称为纹状区,因为相当于第4层处有来自外侧膝状体的致密横行纤维(称为Gennari线),形成肉眼可见的白色细纹。在视觉通路上,经过外侧膝状体的中继,一侧视区皮质接受同侧视网膜的颞侧半和对侧视网膜鼻侧半传来的信息。因此,两视野的左半代表区,在左侧大脑半球的视区上;反之,两视野右半代表区,则在右侧大脑半球的视区上。
2、枕叶:
枕叶比较小,是大脑半球后端的部分,分为背外侧面、内侧面和底面(小脑幕面)。
背外侧面:前界不明显,可把顶枕沟上端至枕前切迹的连线作为与顶叶和颞叶的分界。枕叶的沟回不规则,常见的有枕横沟,它是顶间沟向下的延续,并与它约成直角。在枕极的前方有月状沟,此沟的后方有时可见距状沟的后端延伸到背外侧面。枕外侧沟是一短而平行的沟,稍斜向背内侧缘,有时分隔为数段。枕外侧沟把枕叶分为两部:沟上的部分称枕上回,沟下的部分称枕外侧回。
内侧面:在距状沟后段与顶枕沟之间的楔状部,称楔叶;距状沟以下的部分则为舌回。
底面:前界不明显,可把自枕前切迹到胼胝体压部下方的连线作为前界。底面的沟回与颞叶底面者相移行。距状沟与侧副裂之间为舌回,侧副裂与颞下沟之间的部分则为梭状回的后部。
视区的构成
概述:
视区是指与视觉有关的脑区,主要在枕叶皮质。可分为纹状区(17区)、纹旁区(18区)和纹周区(19区)三个区域。过去认为视辐射只终于17区,后来得知外侧膝状体的纤维确实还投射到18区和19区。现如今认为枕叶的三个区都与视觉有关,统称视皮质。它们与视网膜的象限有严格的定位关系,三个视皮质区也发出纤维投射到丘脑枕、外侧膝状体和脑干运动核,此外它们和其他皮质区之间也有长的和短的联络纤维,与对侧半球的相应部位有连合纤维。视皮质的面积虽然只占整个大脑皮质总面积的3%,但其神经元数却占半球皮质神经元数的1/10。枕叶功能除视觉外,与眼、头等部位的运动也有一定的关系。
(一)第一视区:
第一视区即17区,也称纹状区。包括距状沟两侧的皮质区、楔叶和舌回。在人类几乎全部位于枕叶内侧面,猴黄斑的代表区位于枕叶外侧面。17区前界位于胼胝体压部附近,在顶枕沟和距状沟交点前一短距离处,后界通常延展到月状沟。全区面积2600mm2,与视网膜面积相比大致为7∶1。皮质厚度较薄,平均1.5mm。皮质类型属颗粒型,全区结构比较一致,不再分亚型,星状细胞密集,数量大大超过锥状细胞。此区细胞构筑横向分层极其明显,各层细胞可有不同的功能,垂直方向的柱状结构也极明显,同一细胞柱功能相同。
(二)第二视区和第三视区:
1、第二视区 即18区,因位于17区周围,又称为纹旁区。皮质较17区厚,属颗粒型。
2、第三视区即19区,因该区围绕着17区和18区,故又称为纹周区,此区位于枕叶最前部,故也叫枕前区。19区前邻7、39、37区。皮质厚度在视皮质中最厚,平均2.5mm,属顶叶型皮质。
18区和19区内星状细胞不甚显著,锥状细胞更少。在Weigert染色法的切片上观察,一般结构与其他皮质相似,但树突分布野内的纤维和中央后回一样,比较集中。切除18区和19区皮质后,观察外侧膝状体的逆行性变性,其全部六层均可出现柱状细胞群变性,此种现象只有在损坏皮质的全层时才能出现。现已证明18区和19区也有柱状单位,其特点是反应更复杂的刺激,几乎全接受两眼视网膜的冲动。
第一、二视区对感知、整合视觉信息是重要的,常被称为视联络区。实验中,光刺激视网膜,在此二区可见到诱发电位。损伤人类18区和19区,患者很难识别物体的形状、大小及其意义。损伤优势半球的此二区,还可引起阅读困难,患者难于理解所见到的文字的意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16 04:35
目录
概述
解剖结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