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岩位于湖北省
京山市永兴街道观音岩村,因岩穴中有石肖观音而得名。其北倚京源山,南接随岳高速至京山连接线,是一处佛道共存的宗教场所,现有寺观13座,占地10公顷。
发展历史
观音岩,因此地摩崖溶洞中“有石肖大士像” 得名。
京山市的佛教和观音文化的起源,应始于隋唐时期。隋唐时来源于印度的佛教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成为适应社会民众接受的中国宗教,佛教寺院得到大发展,进入兴盛时期。中国女性观音造像约始于南北朝,盛于唐代以后。京山得名于隋初大业三年(607年)。隋唐时,观音岩老母洞上建有吉祥寺。唐初(唐建于618年),大将尉迟恭曾拨款修建观音岩吉祥寺。此事见于文革前观音岩保存的碑刻《修观音岩记》,铭文中有“观音岩,为唐尉迟恭始建……”。
唐代有不少名士游览过观音岩。大诗人白居易写有《吉祥寺见钱侍郎题名》;孟郊也留下《京山行》等诗。唐时京山还出现佛教“四大皇庙”:长庆寺(后名太阳寺)、兴阳寺、多宝寺、天王寺。还有芭蕉寺成为唐太宗御敕新罗(今韩国)太子事佛住锡之地。
唐末至五代,佛寺又经历过几次损毁。宋代对宗教给以扶持保护,佛教得到大的恢复和发展。大洪山地区成为有名的佛教丛林,京山地域的佛教相当兴旺,寺庙星罗棋布。据旧志“宋淳熙京山县舆图”,京山观音岩名大圣院。
据旧县志载,元时虽经多年战乱,京山的佛、道庙观尚保存较多。
至明清时代,观音岩佛教进入鼎盛时期,建有系列佛教建筑,规模宏大,声名远播,辐射鄂中数县,终年香客络绎不绝。这里也是文人墨客、达官贵族向往、驻足的游览胜地。一代名相张居正、晚明文坛盟主李维桢、著名经学家郝敬等大量文士高官在此留下诗文佳作。明末,县令章聚奎对观音岩的寺庙与景观格局作了调整,增建了漱玉亭等建筑,使之更臻雅致精美。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时又进行了改建。清代诗人易镜清所作《观音岩》诗,描绘了观音岩如仙佳境和兴旺佛事:“好山佛占尽,大士每岩居。……绝壁双阙峙,飞瀑匹练坌。因岩构为堂,因泉汇为渠。泉声佛顶落,云气栱间嘘。老树不知名,有枝无根株。匪是无根株,根石一色如。我来正春莫,冠帔塞路衢。人自乞佛果,我自爱仙都……”。一句“冠帔塞路衢”,可见观音岩信徒云集,人头攒动的盛况。
主要景点
观音岩地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大洪山摩天岭余脉,山脉系西北—东南走向,观音岩在山脉西南侧的一处陡峭摩崖上。此处青山逶迤,林木苍翠,摩崖高耸。此山面临江汉平原北缘丘陵与平原结合部,不远处有滔滔汉江流过。在此极目楚天,视野无垠。前人利用这里的天然条件,建有一系列殿堂亭阁,或贴岩,或居巅,布局巧妙,浑然一体。尤其令人称奇的是,观音岩摩崖上有五大天然奇景:
一是奇洞。崖东侧有一片壑岩溶洞,或大或小,或深或浅,其中一洞尤显空明,有天然石佛龛。明京山知县章聚奎《重修观音岩记》云:“龛中有石肖大士像,宛然南海渡身。且洞口层檐飞架,以避风雨,俨焉堂构规模。”因而此地名观音岩。崖西侧有老母洞,供奉千手观音(送子观音),历来是求子、祈福、消灾的信众崇奉的热点。
二是奇石。崖东侧壑岩旁不远处,有一扁状巨石卧地,突兀地面,不知从何处飞来。石面微凸,底部呈锥尖形插入土中,体积约10立方米。古人称“葱石如鷲岭飞来而有扃……”。今人称“飞来石”。
三是奇泉。崖后几里处,青山中有数处甘泉涌出,在山间洼地汇为溪流,流经摩崖处时,飞泻而下,形如瀑布,终年不竭,尤以春夏为壮观。这里泉声与鸟声竞响,流水与摩崖撞击,喷珠溅玉,令人陶然。旧时崖边有“漱玉亭”,有“百丈泉” 三字勒石。前人赞之 “悬瀑如四明雪窦,而泉发平阜则奇。”悬泉之右有观音殿。“观音瀑布”为“京山古八景”之一。泉边有“窍王飞”,现仅存半壁于原大雄宝殿处。窍王飞是让人饮水生窍,令昏迷者神清、身弱者强健,睿智者更明慧,可为人解去病弱残厄。
四是奇道。由于山陡崖险,旧时上山须攀援以自然石砌成的几条陡峭曲折的山路,路沿配有巨大铁索助人登临。游人拾级而上,别有险趣。古人云:“磴道如天台石梁,而两岸接土则奇。”。
五是奇树。古时岩之右有娑罗树近百棵,大者数围,树姿婆娑,摩穹翳日。人视木杪结籽为“仙子”,认为食之可疗人痼疾。夕阳落山时,白鹭、仙鹤群立树梢,远观或近看,似一群白衣仙人站立碧海之中,形成奇特美景,游人美称为“群仙鹤立”。岩之右前遍布峭壁壑岩,有古木一枝破石而出,独擅奇姿。此景历来令人流连,昔人题有“根不染尘”句,令人心旌摇荡。先人云:“古树如秦松汉柏,而不可名状则又奇。”今题字豁洞尤存,为重点保护文物。山崖之上,今还生长鲜见的木瓜树,高大的梧桐树。
人文底蕴
京山观音岩以其宗教文化和山水文化的融合,吸引历代官宦学士、文人墨客前来游览拜访,他们或题诗作文,或摩崖刻碑,千百年来,积淀了丰厚的人文底蕴。诗人雅士在此朝拜圣迹,寄情山水,步韵和诗,缅怀友人。至今,各种典籍中有关京山观音岩的美诗佳文难以尽数。在清光绪八年版《京山县志》中,共选录古代诗人吟咏京山众多风物名胜的诗文150余首(篇),而仅是咏观音岩的诗文就近30首(篇)之多,足见观音岩胜迹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史载,
白居易的挚友
钱徽于唐长庆元年(公元821年)被贬为江州 (今江西九江) 刺史,赴任途中曾在观音岩吉祥寺题诗。此前白居易也曾贬为江州司马。长庆二年(公元822年)七月,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刺史,赴任途中,他出长安,经商州、内乡、郢州至
京山,游览了观音岩,在吉祥寺见到挚友钱徽的题诗,感慨万千,写下五言绝句《吉祥寺见钱侍郎题名》:“云雨三年别,风波万里行。愁来正萧索,况见故人名。”
唐著名诗人孟郊中年自陕西关中赴竟陵时,也在途中游历了京山观音岩及紧邻的京源山,写下了《京山行》。旧时
京源山的山寺中,曾有以
孟郊“岩枯草茎瘦,水清鱼影寒”句为韵的十首勒石诗篇。明代著名政治家、神宗朝首辅
张居正十分向往观音岩,他曾在此流连忘返,与人唱和,写下《观音岩次罗念庵韵》。
旅游信息
京山观音岩作为宗教朝觐地,每年可吸纳各地香客30万余人次,每年农历二月十九观音圣诞庙会,更是引得各地游客齐聚,热闹异常。
京山市将其精心打造成以观音岩为主体的宗教丛林旅游区,与京山大洪山绿林4A级漂流探险文化山水旅游区、虎爪山国家级森林生态观光旅游区、京山温泉为主体的养生旅游度假区、国家级水利资源惠亭湖风景区水上娱乐风情旅游区和以网球运动为主体的体育健身休闲旅游区,组成六大旅游板块,连片抱团开发
生态旅游资源。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