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韵词】相互尊重、才轻任重、名价日重、流言惑众、古为今用、功高望重、大庭广众、劳师动众、学以致用、造谣惑众、......
语出《左传・宣公十二年》。春秋时晋、楚两国争霸。楚军进攻郑国,晋国出兵救郑,军队进至黄河,得知郑、楚两国已经媾和。晋军统帅之间围绕是否渡河救郑问题,展开争论。中军主帅荀林父主张撤军。上军主将士会赞成荀林父的意见,认为用兵当“观衅而动”,意思是说对敌作战,要看到对方有隙可乘才能行动。当时中国战争文化受西周礼乐文明的影响,奉行“仁礼”之兵,对战争行动存在着诸多限制。如作战不违背农时,不趁敌国国君新死或遭受水旱灾难时发动战争;不打击队形不整之兵;不打击正在渡河之兵;不俘虏老年敌兵;等等。但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和战争的日益激烈频繁,“仁礼”之兵的作战原则逐渐被废弃,利用敌人弱点,寻求可乘战机的用兵原则日益深入人心。士会“观衅而动”的主张便代表了这一思想倾向。至于如何“观衅”,《孙子・行军》的相敌之术,《吴子・料敌》的“不卜而与之战者八”等都有精彩论述。最详尽者则推宋人华岳。他认为,古人用兵“所以为进退攻守之计者,一任乎衅而已”。具体说来就是“深沟高垒,观衅而后动;锐兵利器,待衅而后发;多设间谍,厚赂采探。有衅可攻,则战如风发,攻如河决;无衅可乘,则外闭其营,内休其士,庶无轻举妄动之失”(《
翠微先生北征录》卷十一《治安药石・守边待敌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