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照凌虚境是
唐君毅先生《
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所述九境中之第五境,于此中观意义界。唐先生说:“此境之成,由于人可于一切现实事物之相,可视之如自其所附之实体,游离脱开,以凌虚而在。人即由此而发现一纯相之世界,或一纯意义之世界。然此中之一一相、一一意义,虽可无外在之体,然自有类可分。此纯相、纯意义之世界,可由语言文字符号而表示。人既有语言文字,亦必将缘是而发现其所表示之一纯相、纯意义之世界。人由语文符号所成之文学、逻辑、数学之论述,即以语文符号之集结,间接表示种种纯相、纯意义。人之音乐、图画之艺术,则是以声、音、形状之集结,直接表示种类纯相、纯意义。此所表示之世界,皆唯对一凌虚而观照之心灵而显,亦不能离之而在。故此境称为观照凌虚境。此境与前三中第二境(依类成化境)相应,乃皆以“相”之义为重,而其为“相”之义又不同者。一切由人对纯相与纯意义之直观,而有之知。如对文字之意义自身之知,对自然及文学、艺术中之审美之知,数学几何学对形数关系之知,逻辑中对命题真妄关系之知,哲学中对宇宙人生之“意义”之知,与人之纯欣赏观照之生活态度,皆根在此境。而哲学中之重此对纯相、纯意义之直观之现象学的知识论,与论此纯相之存在地位之形上学,如柏拉图哲学之核心义与审美主义之人生哲学,皆当判归此境。”
人在观照虚凌境,所观的是相,且是纯粹之相。在依类成化境,所管的也是相,但并非是超然绝离于事物世界之外,是相不离物之相。此境中之相,完全从现实事物游离脱开,凌虚独立地呈现在纯粹直观之心灵之前,能直观此相的心灵本身亦仿如凌虚而立,故其所观是纯相,即一纯意义的存在,故此境有称为观意义界。此中直观心灵,非一般的知识性心灵,乃取其超凌于事物之外,本质上不沾着物体和身体,即以不关涉生理因素及一般心理因素为本质,直观心灵常驻于纯意义、纯相的世界。
直观心灵对纯相、纯意义的世界的知是一种观照的活动,包括对语言文字符号之排列之纯相之观照,遣其内容而纯观其形式;对大自然或绘画等艺术品的美的观照,也遣其内容而纯观其色彩、线条之形式上的分布与配合;对文学之美的关照,只见其文字符号集结成章之悦目;对音乐之旋律与节奏之美德观照,只闻其节奏旋律之悦耳;对数学、几何学、逻辑之结构之美的观照,只见其由形、数或命题合成之种种关系之互变之奇妙;对宇宙人生之道的观照,只是对意义界之纯相之有知。
所以称为凌虚在于,人的心灵游离脱开一般的知识活动,他只是就知识本身而观照之,对知识作直观的理解,发现其纯意义,观照凌虚境由此形成。观照凌虚境是人之从事艺术文化者,生命寄寓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