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
汉语词语
观念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guān niàn,意思是某人对事物的主观与客观认识的系统化之集合体。出自唐·魏静《<禅宗永嘉集>》。
释义
1.佛教语。对特定对象或义理的观察思维和记忆。
2. 思想意识。
3. 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概括形象。
4. 关于某方面的认识和觉悟。
出处
唐·魏静《<禅宗永嘉集>序》:“物物斯安,观念相续;心心靡间,始终抗节。”(此处“观念”是观察念头的意思,与我们平常所说观念有所区别)
唐·宋之问《游法华寺》诗:“观念幸相续,庶几最后明。”(此处“观念”是观察念头的意思,与我们平常所说观念有所区别)
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李自成者,迫于饥寒,揭竿而起,固无革命观念,尚非今日广西会党之侪也。”
巴金《序》:“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不自由的婚姻,传统观念的束缚,家庭的专制,不知道摧残了多少正在开花的年青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