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巷
浙江杭州中山北路至麒麟街的街巷
观巷位于浙江杭州,东起中山北路,西至麒麟街,长320米。
简介
1966年曾名敢闯巷,1981年复称观巷。《乾道志》:御厨营,一在报恩坊。《咸淳志》:报恩光孝观,在报恩坊(俗呼观巷),清泰四年(937)钱氏建。旧号开元宫,国朝景德四年(1007),改为景德观。崇宁二年(1103),改崇宁万寿观,建徽宗皇帝本命殿。绍兴七年(1137),改报恩广孝观,十三年(1143)改赐今额,专以追崇徽宗香火。咸淳四年重建钟楼、云堂、两庑。
历程
宋元祐四年(1089),杭州大旱,知州苏轼捐献私币,与官家合办安乐坊于众安桥(观巷)。《西湖游览志》载观巷西宋有惠民西局,贮药以待病者。《咸淳志》:太平惠民局凡五局,绍兴五年(1135)置,从户部侍郎王俣之请也。其西局在众安桥北(观巷)。这是杭州最早出现的官办药局。
德孝将军庙在观巷。庙始建于元、明间,祀神为偏将军、迁卫将军全琮。全琮(199—249),字子璜,钱唐(今杭州)人。父全柔,孙权为车骑将军时,以柔为长史,任桂阳太守。一次,柔令琮携大米千斛到吴出售以充军用。当时吴地大荒,琮将米全部散发给灾民。时中州兵乱,士人避乱江南,全琮竭尽家资给济与共,因此闻名遐迩。孙权任全琮为奋威校尉,以后屡建奇功。黄武元年(222),全琮任迁卫将军、右护军、徐州牧。赤乌九年(246)迁大司马、左军师。十二年(249)卒。全琮德于乡、孝于亲,后人建庙祀于观巷,名德孝庙。
陈基(1314—1370),字敬初,号夷白,临海(今属浙江)人。曾居观巷,自号夷白,著有《夷白斋稿》。
戴熙(1801—1860),字醇士,号鹿床,钱塘人。曾居观巷。道光十二年(1832)进士,入翰林散馆,授编修。十八年(1838)直入南书房,宣宗对其有“行端而文清”的谕评。旋命其为广东学政,严饬士习,遇事躬亲,除科场夙弊,并支持林则徐禁烟。二十八年(1848)授兵部右侍郎。因劳疾乞归,掌教崇文书院五年,辑《共勉录》一书以鼓励士人。戴熙工诗书,喜古钱币,亦治印石,尤精绘事,所画山水,笔墨雄健,称神品,名满天下。晚年书法为人所宝。咸丰十年(1860)三月太平军破杭城,戴熙题《绝命诗》:“病躯晚岁遇时艰,八载巡防总汗颜。撒手白云堆里去,从今不愿到人间。”遂自杀而死。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23 11:18
目录
概述
简介
历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