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意,即极浅薄的浮雕,因雕刻层薄而富有画意,故名。是寿山石印章的一种独特的表现技法。由于薄意雕刻刀法流利,刻画细致,影影绰绰,备受金石画画家欣赏和推崇。 寿山石雕刻“西门派”是寿山石雕刻派系之一,以擅长薄意雕法而著称于世,因此“西门派”又被称为“薄意派。
王雷霆与
王炎铨、
江依霖等人继续弘扬
林清卿的薄意雕法,形成一个很有影响力的“西门薄意派”。
起源
“薄意派”的雕品以
印章和小品为主,专供
收藏家、鉴赏家、书画家收藏、玩赏和使用。故作品中深蕴高尚、雅致的书香味。且有部分艺人通晓书画,兼攻金石,与社会名流多有交往,无形中提高了本派石雕的品位。
薄意艺术是在
明末清初石章的博古纹饰和锦边浮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发源于
福州西门外凤尾乡一带。康熙时已初露端倪,雍正时臻于完善,到了
同治、光绪年间,“西门”派艺人
潘玉茂,专事深刀雕刻,奠定了薄意雕的基础。他继承周尚均遗风,以擅刻印钮、博古而名重艺坛。他刀法多变,与“东六派”的单纯刀法风格迥异。此后,潘玉茂传其弟玉进、玉泉。玉进又传弟子陈可应、林文宝、陈可观等人。 至清末明初,林清卿吸收中国画艺术精髓,熔雕、画于一炉,以刀代笔,别开生面地将薄意艺术提高到新的境地,作为寿山石雕中独门别类的艺术形式。
由于薄意浅刻如画,耗材甚微,所以特别适合于雕琢像田黄石、芙蓉石之类珍品原石。印章石材的表面有时难免会有一些裂痕、砂格或不纯的色块、斑纹,即便是田石、水坑冻之类名贵石品也难求纯洁无暇。倘若这些瑕疵出现在印体部位,无法通过钮雕加以利用遮掩。不施艺术处理,势必影响到石章的品级,过分雕琢又容易损坏宝石的天然文彩。在这种情况下,雕饰薄意于石面就成了最理想的装饰方法。 潘玉茂的作品
“西门派”最为令人称道的是薄意雕刻艺术,其名声与风格一直流传影响至今。此应归功于“西门派”薄意大师
林清卿的登峰造极的成就。林清卿,清末民初福州西郊观前人,他是“西门派”的旗帜,被誉为“西门清”。“西门清”不但擅雕钮,而且善于在印章方柱的四边薄刻山水花鸟,融雕、画于一炉,独树一帜,卓然成一家。他的绝活是利用石皮的厚度刻制,根据裂格、纹路的走向布局,掩疵扬俏,运用中国传统画的构图方法,用毛笔描绘石头、安排布局、勾点、波折,运用自如。不论是山水、人物或花鸟,超逸不俗,俱臻化境,叹为观止。
“西门清”的巨大贡献,不仅在于以画入石,创立新薄意,更重要的使整个薄意艺术出现了崭新的局面。首先是扩大了薄意的题材,反映的内容丰富多彩。其次是章法改变,刀法含情。“西门清”相石善审曲度势,用刀如下笔传神。作品繁简有致,洗练纯熟,而且以薄胜厚,越薄越妙越神。他是“在杨玉璇、周尚均两家中别开生面者”。因此,林清卿薄意艺术的卓越贡献是寿山石文化一件划时代的创举。
薄意犹如一幅微微浮起的国画,取材广泛,讲求意境。内容包括人物、山水、花鸟、草虫、瓜果等。
薄意雕刻的步骤
薄意雕刻,主要有一下几个步骤:
构图——在消磨成形的章面,发挥作者丰富的想像力,进行构思设计,充分利用寿山石的纹理、俏色等特点,用毛笔在石面上描绘出图画。
薄意的构图布局,注重意境和气韵,与中国画同理。景物的层次一般不宜重叠过繁,交叉过密,石坯上的裂纹、砂格要尽量遮掩,“按材施艺,因色构图,避格取巧,掩饰瑕疵”。作到繁而不乱,简而有致,章法雅典,整洁挺秀,将雕艺与画理融为一体。这是艺人文化修养、艺术素质和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
勒线——描图定稿之后,用尖刀顺着形体的外轮廓勾勒出一道织细、准确而明显的线条,谓之“勒线”。勒线是薄意雕刻的一道关键的工序,它对作品的成败起着重要的作用。要求把刀稳,运力均,而且落刀要果断精确,刀锋要活泼流畅,刀痕要深浅适中。
剔地——又称“起地”。是应用平刀、铲刀以及斜口刀等多种刀具,削刮勒线以外的空余石面,让景物部分微微隆起石面。如果是自然形的印材,铲地要随着石形的凹凸而起伏。若是四方形的印章,底地则必须平坦完整,印体的转角线应保持垂直。
雕饰——使用各种雕刀,在突起的景物平面上浅刻雕饰,表现出物体的质感、阴阳向背,使其富有立体感,达到笔墨渲染的韵趣。
薄意雕刻“以薄取胜,以简见长”,所以刀法应灵活多变,洗练概括,落刀准确,以一当十。雕刻完毕之后,还需要对某些细节,如花蕊、叶脉、苔点、枝干以及人物、动物的眼睛、鬓发等部分,用尖刀或半尖刀阴刻、抽丝,精细修饰,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鉴赏家往往以诗情画意来衡量薄意雕的品位,用中国画的六法来评价作品的优劣,将薄意看作是一种隆起的绘画。所以薄意创作者多数兼精绘画,只有熟练地掌握了国画的笔墨技巧,才有可能挥洒自如地在石面上刻画薄意。
代表作品
1、王炎铨的《夜游赤壁》
2、江依霖的《田黄秋韵》
3、王雷霆的《寒江垂钓》、《东方红组雕》和《红色闽西长岭寨》,后两件作品由
福建省博物馆收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