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路梆子生、旦、净、丑行当齐全,唱、念、做、打等表演形式内容丰富,做工偏多,唱腔高亢、激昂,表演粗犷,念白多用海兴一带方言土语,尤其武戏最受欢迎,要求演员有极高的武术功底和高超的技艺,如“走矮人”、“耍轴棍”、“吊小辫”、“抖帽翅”、“仙人脱衣”等高难度动作。表演中尤以武生、武丑、刀马旦戏份最重。主弦伴奏与当今
河北梆子伴奏指法明显不同,唱词的语言结构比较灵活,句式不拘一格,口语化成分较重。武戏要求演员有极高的武术功底。如著名武生张三创编的传统剧目《张三打拳》、《张三跑马》等广泛流传于河北、京津一带。
武戏要求演员有极高的武术功底。如著名武生张三创编的传统剧目《张三打拳》、《张三跑马》等广泛流传于河北、京津一带。《走矮人》、《耍轴棍》、《吊小辫》、《抖帽翅》、《仙人脱衣》等高难动作均始创于西路梆子,现今各大剧种中仍然流行。旦角的青衣、花旦等行当的表演也独具特色,后来对京剧的表演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西路梆子深受冀鲁边区一带群众喜爱。曾在京、津、沪、鲁、冀等地广泛传播并盛行一时。清代末期进入宫廷,深受帝王及王公重臣推崇。它是今河北梆子的雏形,同时也为京剧等戏曲艺术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挖掘、整理、研究、传承西路梆子,对于海兴以及冀鲁边区一带的民间戏曲、民间音乐发展史研究,尤其对我国重要剧种河北梆子渊源的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西路梆子这一传统的民间戏剧形式,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一些老艺人的不断故去而面临失传的危险,已濒于灭绝。目前,只有极少数民间艺人能够演唱、伴奏。且仅有的几个传承人年事已高,后继乏人。珍稀剧本急需加紧挖掘、整理,并进行抢救性编演。西路梆子演出团体队伍急需组建并状大。近年来,海兴县戏剧史调研组经调查、考证,掌握了许多的文史、口碑资料,搜集到大量相关实物,其中包括清末至民国期间的手抄剧本四十余件。进一步挖掘、整理、保护西路梆子,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