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草湾之战
明世宗嘉靖元年发生在西草湾的战役
西草湾之战是发生在明世宗嘉靖元年(1522年)在广东西草湾朝水师与佛朗机(当时中国对葡萄牙的称呼)海军的一场海战。1511年,葡萄牙已经有海员越过非洲到达满剌加,并对当时的大明广东布政使司的屯门军镇(今香港屯门一带)虎视眈眈,渴求占领该地,屯门海战以明朝水师胜利告终,但葡人又以五艘舰船千余人组成的舰队入寇西草湾,再次被明军击败。
战争背景
1511年,葡萄牙名将阿尔布柯尔克带领一支由17艘战船和1800人组成的远征军,进攻位于南洋地区的贸易重镇马六甲。此后,葡萄牙人计划继续从海陆探索中国沿海。
1517年,葡萄牙国王派出使臣皮雷斯(Pirez),以“佛郎机国”特使要求朝觐“中国国王”为名,驶船入虎门,闯到广州城下,并占据屯门岛。次年,明廷因与葡萄牙(“佛郎机”)无朝贡关系,加之葡萄牙使者缺少可信文书,遂令其回国。但葡萄牙并未退出屯门。后来,明武宗同意葡萄牙使者进京,但由于葡萄牙人在东南亚的殖民活动以及在中国沿海的不法活动,明廷仍对葡萄牙加以防备。
1521年,明武宗去世,明廷再令葡萄牙使者回国,并布置收复屯门岛之战,驱逐以西芒·德·安德拉德(Simão de Andrade)为首的殖民者。在汪鋐的指挥下,明军虽一度受挫,但最终取得了屯门海战的胜利(西芒下落存在争议)。尽管如此,葡萄牙并未停止其在中国沿海的活动。
战争起因
1522年4月,葡萄牙官方组织一支由五艘船只组成的舰队,其中包括四艘武装商船和一艘中式船只。由葡王命末儿丁·甫思·多·灭儿(有简译为哥丁霍,Martim Affonsio de Mello Coutinho)任舰队长,率其两个兄弟和迪奥戈·多·灭儿(Diogo de Mello)及别都卢·奥门(Pedro Homen),载著三百人和货物,於1522年7月10日离开满剌加来中国。同来者有上年屯门战役败回的科埃略和雷戈两人,显然有报复企图。虽然声称来与中国订立“和平条约”,却要求在“屯门岛或其它合适处建堡垒”。
双方就战争起因存在不同说法。一说,在哥丁霍到达满剌加的时候,获悉屯门
战争经过
当葡军进犯至西草湾时,备倭指挥柯荣、百户王应恩率军抵御。激战中,潘丁苟率先登上葡军战舰,明军齐进,生擒包括别都卢在内的四十二人,斩首三十五人,俘获被葡军掳掠的男女共十人,并俘获葡军船只两艘。但葡军残余三舰又发动反攻,将明军所俘战舰焚毁,王应恩战死,葡军残部逃走。
战争结果
此后,明廷将所俘葡军处死,并枭首示众。
战争影响
明朝嘉靖元年(1521年),在西草湾之战中,明朝缴获了20门葡萄牙人的佛郎机火炮、西洋火绳枪,并将之大量仿制。此类型火炮从此成为了明朝军队中的制胜利器,替大明王朝又把守了几十年海疆。对于葡萄牙人的这种火炮,明朝上下赞不绝口。明朝水师甚至找到曾经在葡人船上帮工的华人,在他们的指导下仿造了葡萄牙人的桨帆船战舰,因两侧众多木桨,命名为蜈蚣船。不过最后因为觉得太耗费木料而不再建造。1548年,又在缴捕侵扰中国沿海双屿的倭寇时,缴获了日本的火绳枪(铁炮)。明王朝的兵仗局,很重视仿制火绳枪,制成了鸟铳。
由于屯门之战和随后的新会县西草湾之战,葡萄牙人被驱逐出广东沿海,于是向浙江宁波和福建漳州等地进发,最后亦被明政府驱赶。1537年,葡萄牙人再转回广东的屯门,后移于台山县的上川岛。1544年,明政府封闭上川岛,仅留浪白澳(Lampacao 今珠海市斗门县南水)作为临时对外贸易港。1553年,葡萄牙人终于利用包括向广州地方官行贿在内的各种手段,取得了澳门的留居权。西方近代在中国沿海的第一个长期据点,这才稳定下来。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0 22:49
目录
概述
战争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