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社镇
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下辖镇
西社镇,隶属于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地处稷山县东北部,东与新绛县北张镇接壤,南连稷峰镇,西和化峪镇为邻,北依吕梁山与临汾市乡宁县相隔,距稷山县城7.5千米,区域总面积102.6平方千米。
建置沿革
1949年,属稷山县第五区。
1958年,分属西社乡、前进公社。
1963年,为西社公社。
1984年,由西社公社改为西社镇。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84年,增设白坡、曹家庄、肖家庄、铺头、马家沟、麻古垛、薛家庄7个村,西社镇下辖25个村。
截至2011年末,西社镇下辖西社、中社、东庄、李老庄、刘家庄、刘堡、张家庄、三界庄、铺头、范家庄、沙沟、白坡、马家沟、清水庄、麻古垛、山底、麻参坡、仁义村、柴家庄、曹家庄、肖家庄、高渠、韩家庄、薛家庄、杨家庄25个行政村。
区划详情
截至2020年6月,西社镇下辖16个行政村:西社村、高渠村、马家沟村、清水庄村、范家庄村、三界庄村、张家庄村、刘家庄村、李老庄村、东庄村、中社村、仁义村、铺头村、韩家庄村、合富村、隆兴村,镇人民政府驻西社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西社镇地处稷山县东北部,东与新绛县北张镇接壤,南连稷峰镇,西和化峪镇为邻,北依吕梁山与临汾市乡宁县相隔,距稷山县城7.5千米,区域总面积102.6平方千米。
水文
西社镇境内河道属黄河流域;主要河道有晋家峪、马壁峪2条,河流总长度13千米;境内最大的河流为马壁峪,从北至南流经境内铺头、三界庄、范家庄、李老庄、中社等村,长8千米。
自然灾害
西社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大风、冰雹、霜冻等;冰雹灾害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977年6—7月间,共袭击整个乡镇,最大的20毫米,积雹寸余厚,1.1万亩秋田受害;霜冻灾害严重的一次发生在2007年 月3日,造成1000亩小麦冻死,果树损失8000万元,小麦损失2000万元。
自然资源
西社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铁、花岗岩、白云岩、石灰石、地下水等,其中铁储量8.88万吨;花岗岩储量为1574.36万吨;白云岩储量为360万吨;石灰石储量为1059.19万吨;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褐马鸡。
2011年,西社镇有耕地21480亩。
人口
截至2011年末,西社镇总人口25034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4300人,城镇化率57.1%;总人口中,男性13700人,占54.8%;女性11334人,占45.2%;以汉族为主,达25021人,占99.96%,有回族13人,占0.04%。2011年,西社镇人口出生率10.96‰,人口死亡率5.84‰,人口自然增长率5.12‰,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87.9人。
截至2017年末,西社镇常住人口为28565人。
截至2018年末,西社镇户籍人口为30587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西社镇农民人均纯收入4800元。
2018年,西社镇有工业企业107个,其中规模以上8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45个。
农业
2011年,西社镇农业总产值3.2亿元,比2010年增长9.7%。
西社镇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西社镇生产粮食25400吨,其中小麦6400吨,玉米2400吨,豆类97吨。
西社镇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油料作物等。
西社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为主。2011年,西社镇生产肉类3420吨,其中猪肉2300吨,牛肉276吨,羊肉38吨,禽蛋17457吨,鲜奶20吨;畜牧业总产值0.8亿元。
2011年,西社镇水果种植面积300亩,产量2310吨,主要品种有苹果、梨、杏、葡萄、柿子,其中苹果219.5吨,梨82吨,杏30吨,葡萄663吨,柿子2458吨。
工业
2011年,西社镇工业总产值为50亿元,比2010年增长7%;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51%。2011年,西社镇有规模以上企业10家,职工0.45万人,实现工业增加值13亿元,比2010年增长9%,其中大中型有工业企业8家,职工0.42万人,实现工业增加值11.5亿元,比2010年增长11%;销售收入达到亿元以上的企业8家,其中10亿元以上的2家。
商贸
截至2011年末,西社镇有商业网点532个,职工54870人。2011年,西社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84000万元,比2010年增长7.8%;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38000万元,比2010年增长5.1%。
邮电业
2011年,西社镇邮政业务收入为5万元;电信业务收入为900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西社镇有幼儿园5所,在园幼儿900人,专任教师40人;小学11所,在校生1400人,专任教师14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科技事业
截至2011年末,西社镇有各类科技人才12593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9780人,经营管理人才100人,技能人才1150人,农村实用人才1563人。
文体事业
截至2011年末,西社镇有各类文化艺术表演团体1个,农家书屋14个;文化行业从业人员65人。西社镇主要文化艺术团体有文采管乐队、三界庄鼓队等。
截至2011年末,西社镇95%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0.7%。
截至2011年末,西社镇广播综合覆盖率100%,有广播喇叭12只,通响率35%。有中央、省、市、县等48个电视频道在该地落户,有线电视用户数为10000户,电视综合覆盖率100%。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末,西社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6个,其中卫生院1所;病床4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6张;专业卫生人员30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2人。2011年,西社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439人次,住院手术400台次,出院病人1455人次。
截至2011年末,西社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89%,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为97.2%。
社会保障
2011年,西社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588户,人数1319人,支出150万元,比2010年增长13%,月人均113元,比2010年增长13%;农村五保集中供养18人,支出8万元,比2010年增长1.32%;农村五保分散供养70人,支出2万元,比2010年增长2.75%;农村医疗救助187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68人次,共支出26.04万元,比2010年增长40%;农村临时救助29人次,支出0.67万元,比2010年增长3.9%。
邮政电信
截至2011年末,西社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140千米,投递点30个,乡村通邮率100%;全年征订报纸3000份、期刊100册;有固定电话用户2300户,移动电话用户18000户,移动电话普及率86%。
基础设施
截至2011年末,西社镇有桥梁2座,总长度1.8千米。
截至2011年末,西社镇有35千伏变电站1座,有主变压器2台。
交通
西社镇有铁路侯西线过境,设稷山1个站;京昆高速公路(境内称侯禹高速公路)、233省道过境。
截至2011年末,西社镇有县乡级公路5条,长21千米。
历史文化
西社镇因镇政府驻西社村而得名。
西社镇古迹有位于马家沟的抗日战争时期县政府遗址。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02 16:35
目录
概述
建置沿革
行政区划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