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斑点病
植物病害
西瓜斑点病是由瓜类尾孢引起的、发生在西瓜的病害,仅为害叶片,多在西瓜生长中后期发生。叶片出现圆形或椭圆形褐色病斑,外围常有黄绿色晕圈,病斑中间颜色略浅。
病原特征
西瓜斑点病病原为瓜类尾孢(学名:Cercospora citrullina Cooke),属半知菌亚门真菌。菌丛生于叶两面,叶面多,子座无或小;分生孢子梗10根以下簇生,淡褐色至浅榄色,直或略屈曲,具隔0~3个,顶端渐细,孢痕明显,无分枝,大小(7.5~72.5)微米×(4.5~7.75)微米;分生孢子无色或淡色,倒棍棒形或针形至弯针形,具隔0~16个,端钝圆尖或亚尖,基部平截,大小(15~112.5)微米×(2~4)微米。
为害症状
西瓜斑点病仅为害西瓜的叶片,多在西瓜生长中后期发生。初期在叶片上出现暗绿色近圆形病斑,略呈水渍状,以后发展为黄褐色至紫褐色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微具轮纹,病斑中部为灰白色,外围有黄晕。病斑大小差异较大,直径0.2~7毫米。空气潮湿时病斑上产生灰褐色霉状物。病害严重时叶片上病斑密布,短时期内导致叶片干枯。
侵染循环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随病残组织越冬,亦可在保护地其他瓜类上为害过冬,经空气传播引起发病。越冬病菌在春秋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和农事操作等传播,由气孔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经7~10天发病后产生新的分生孢子进行多次再侵染。
流行规律
西瓜斑点病在温暖高湿的条件下容易发生。西瓜生长期如遇多雨、气温较高或阴雨天较多则发病较重。此外,平畦种植,大水漫灌,植株缺肥,长势衰弱或保护地内通风不良等,发病重。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化学防治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12 17:30
目录
概述
病原特征
为害症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