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河堡,位于怀安县西部,河北、内蒙古、山西交界处,号称“鸡鸣听三省”。
河堡来源
古城西洋河建于元代,原名西阳河。北临阴山支脉梁渠山,南踩延乡水(西洋河),北依长城,东靠蒙汉古道。城方位偏东迤西,每日11时许,阳光直射全城,故又称向阳城。
明正统五年(1440年)都指挥文弘广按旧址始修,第二年都指挥李岳建成,成化十年(1474年)兵部尚书余子俊扩建,万历三年(1575年)包砖。西洋河城周长四里一十三步,高三丈六尺,顶宽一丈五尺,底厚二丈三尺二寸。城楼两座,角楼四座,城门四座:东门曰“宾旸”、南门曰“观澜”、西门曰“远驭”、北门曰“永靖”。
西洋河自古战略地位重要。其正北五里的马市口,明时曾是蒙汉贸易的集散地,且以马交易居多,因此得名。
历史渊源
明朝初年,逃往漠北的北元势力,不时南侵,西洋河是进攻的主要关口之一。明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成祖率大军亲征阿鲁台至西洋河,闻阿鲁台远去而还;成化十九年(1483年),蒙古兵由西洋河入寇顺圣川东西城;成化二十年(1484年),兵部尚书余子俊奉旨到西洋河督察军务,修筑长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总督宣大侍郎翁万达奉命筑大同东路阳和口(今山西省阳高县)至宣府西洋河边墙,修筑敌台和烽火台,万历年间竣工,西洋河一线的防御得到了加强。此时已任兵部尚书的翁万达曰:“宣府西路,西洋河迤东……皆逼临巨寇,险在外者,所谓极边也。”西洋河可以称得上御敌南犯的屏障。
西洋河城南北有两条蒙汉古道环城而过,可通向呼和浩特、北京。古城外围,南北等距分筑有南堡、北堡,城西一华里的长城建有境门、茶盘营,皆有守军昼夜把守。为保城堡安全,在城外一箭之地置有护城台。城东延伸建有23个瞭望台,与渡口堡、柴沟堡相连,使古城形成一个攻守自如、内外呼应、互相联系的防御线。
西洋河东门
明正统年间,此处设守备,嘉靖年间增设参将把守,清时复设守备。明时在城中东北角置守备署,建营房13间,驻兵1900余名,马674匹;延至清代仍有驻兵96名,此时,兵卒不再外调,改由从当地18岁以上男性青年中选拔。凡被选中者,月饷银五两,米五斗,实行半年从军半年务农的制度,吸引了一大批青年竞相争选。
明洪武年间,为巩固统治,朝廷采取了广积粮的措施。西洋河作为一地之关隘,相应加强了军事供给,并一直延续到清统一时。民国时,仍对边疆保持警惕,在西洋河管辖的两堡16村征收的钱粮统由其储备支配,西洋河成为怀安县三大官仓之一,建仓25间,储粮2216石。
清时,为应急边境警报,在两界台、关帝庙、石头台、西河台设汛拔四处,建营房十间,示棚一间,烟墩五座,墩台一座。同时在沿边的镇沟口台、马头山台、盘道门台、大尖山台、西箭豁台、永平山台、常胜山台、西石山台建立八处汛拔。其中,镇沟口台建营房十间,土墩一座,烟墩五座,示棚一间,马棚一间。乾隆四年(1739年)知县杨大昆又添外围营房三间,马棚一间。
西洋河西城墙
西洋河城内建四街八巷72条小巷,城内古建颇多。
真武庙,位于城西北角,崇祯七年(1634年)重建。殿内塑有荡魔天尊真武神像,在殿门下,筑有一个隐蔽的机关,若踏上挑箭子,在神像上方悬挂的蛟龙猛虎便扑面而来,煞是可怕。
城内东西大街建有的东大寺、西大寺,更是巧夺天工,别具匠心。西大寺长有参天古松一棵,树冠层层叠叠,远远望去一派翠绿,为古城平添一处风景。每逢节日来临,善男信女来此拜佛烧香,以求四季平安。
城中南街建有方形两面戏楼一座,为南北的观音菩萨和玉皇大帝开台唱戏。戏台飞檐斗拱,风铃高悬,风吹丁当作响成为古城一景。
“脚踏雁门关,箭射大青山”,也只有地处冀、晋、蒙三地之交的西洋河才有如此豪迈的气势